二战前的英国依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英国本土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殖民地面积约三千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

1939年,德国经济总量约为500亿美元,英国经济总量为380亿,但英国加上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殖民地,不逊于德国。

但英国在欧洲面临德国的挑战、太平洋面临日本的挑战、海洋霸权更是面临美国的强劲竞争,因此英国在欧洲采取绥靖政策。

(1938年9月24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慕尼黑与希特勒会谈后,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返回英国,在伦敦赫斯顿机场发表演讲。)

(签订《慕尼黑协定》后,面对英国民众,张伯伦挥舞着那张纸说:“从今以后,整整—代的和平有了保障。”“现在我请你们回去,在你们的床上安心睡觉吧!”,但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即下令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协定成为张伯伦一生的笑柄。)

(1938年3月16日,为以示自己做好了应付毒气袭击的准备,英国上演了一场声势最大的表演。)

(二战前,一对英国妇女在自驾游。)

(二战爆发前,野营的中国人。)

(二战前的英国城市街道的行人和骑车的男人,一片安静平和。)

(二战前,在英国乡村野营的一对情侣,英国的乡村真的是很美。)

(1935年,狩猎是英国贵族喜欢的消遣游戏,在狩猎活动开始前一名妇人正在和一名先生交谈,他们手里都牵着猎狗。)

(1939年,一对英国青年男女正赶往伦敦皇家剧院,他们穿过考文特花园市场的一个水果摊,摊主和路人正观望着他俩。)

(1936年在英国举行的一场美腿比赛。)

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

但历史证明,“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英国乃至世界人民深受灾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