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使者来京议和,皇帝非常高兴,亲自设宴接待。不料席间,外国使者却频频偷看旁边一大臣,这让九五之尊的皇帝大为不解,莫非这位大臣与使者或者敌国有什么私情?宴席结束后,皇帝特意召见使者询问缘故,结果使者的回答让皇帝惭愧万分,同时也大为高兴,随后皇帝立刻提拔重用了被偷看的这位大臣。

这位被使者偷看的大臣就是唐朝的名将唐休璟。唐休璟出身于官宦世家,在其年幼时父亲早逝,唐休璟先后拜马嘉运、贾公彦为师,学习《易经》、《礼经》等书。唐朝永徽年间,唐休璟只谋得一个典签的小官,并没有显露出什么特殊才能,随后被调任为营州户曹。公元679年,突厥背叛唐朝,并煽动动奚族、契丹造反。营州都督周道务派唐休璟出战,唐休璟从此开始声名鹊起,他在独护山大败突厥,因功升为丰州司马。

公元683年,突厥围攻丰州,杀害都督崔智辩,举朝哗然。面对突厥的威势,很多大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内迁以避敌锋芒。唐休璟却上表朝廷,陈述放弃丰州的危害,主张坚守。朝廷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而他的这一封奏疏也让大唐幕后的主宰者武则天对他大为赏识,因此高宗死后,武则天主政时,便着手提拔了唐休璟,将他调到西域担任安西副都护。

不久后,吐蕃围攻焉耆,韦待价打了败仗。关键时刻,唐休璟收集残兵,坚守西州,才算稳住了唐军兵败后的残局,唐休璟也因功再次被提拔为西州都督。在任期间,他整顿军务,派出大量斥候打探吐蕃的军政情况,当吐蕃内斗激烈时,唐休璟上奏女皇武则天,说机会千载难逢,请求趁机收回安西四镇。武则天于是派出熟悉吐蕃风土人情的大将军王孝杰,一举击败了吐蕃军队,收回了此前丢失的安西四镇。此举王孝杰一举成名,而唐休璟也同样付出了不少心血,功不可没。

公元700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唐休璟率军迎战,他见吐蕃军队鲜衣怒马,阵容十分强大,为了鼓舞士气,激发战士们的战胜敌人的信心,他就对部将说:“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说罢,他亲自披挂上阵,跃马冲杀,唐军看主帅如此神勇,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都不甘落后,奋勇冲杀,最终唐休璟六战六克,斩杀吐蕃副将2人,斩首2500级,并积尸筑京观而还。

吐蕃吃了败仗,再不敢小觑唐朝的实力,于是遣使前往神都洛阳议和。期间,女皇武则天非常高兴,设宴招待了吐蕃的使者,使者在席间不停的偷看唐休璟,令武则天大为不解。当武则天询问吐蕃使者缘故时,吐蕃使者说:“洪源之战,这位将军勇猛无敌,杀臣将士甚众,因此我想看看他究竟长什么样子!”武则天听了吐蕃使者的话,顿时感到惭愧,如此一位腹怀谋略,让敌人都敬佩的人才自己却没有给予重用,同时她内心也非常高兴,并在此后不久赶紧给唐休璟升了官,提拔他做了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公元703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导致安西和大唐之间断绝联系,在一片慌乱中,熟悉西域事务的唐休璟镇定自若,并胸有成竹的谋划出了应对之策,事后证明,这些对策竟然跟后来的走势完全吻合。武则天不禁叹息到:“我重用你太晚了!”于是提拔他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复位,唐休璟被征召回朝,进拜辅国大将军,封酒泉郡公,不久又加特进、尚书右仆射。公元712年,历任高宗,武周,中宗,睿总四朝的唐休璟病逝,终年86岁,唐睿宗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