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即庞统,被庞德公称为凤雏,与诸葛卧龙齐名,自有其过人之处。然,以庞统生前所做之事论,他大体上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空间的“诸葛亮”。

 一、凤雏为何不被重用?

那么,庞统的才华为何得不到重用呢?我们来分析分析。纵观庞统一生的履历,他先后在两个集团任职,先是在吴氏集团的周瑜帐下,再是在刘氏集团。我认为庞统才华受阻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他太丑,二是他太狂。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东吴的名将谋士都是颜值颇佳的。可见,孙权在选用人才方面还是比较看重颜值的。这一点还可从一个侧面看出,当时,诸葛瑾虽然才能出众,但因脸长得像驴脸,经常被孙权嘲笑。孙权甚至有次在群臣面前让人牵了头驴,在驴脸上还贴了张写着“诸葛子瑜”的张条,引得群臣大笑。可见,孙权对长相的看重。庞统因长着朝天鼻,而且皮肤也是另类,像非洲人的黑皮肤,自然是不被待见的。

当然,孙权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完全因外貌来选拔人才。然,庞统偏偏又太狂妄。孙权问庞统“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回答“不要拘泥,随机应变”。孙权认为庞统回答得太敷衍,于是搬出自己的偶像周瑜“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庞统答“我拥有的学问,和周瑜大不相同”。本来,在见到长相丑陋的庞统时,孙权就提不起精气神,再因这轻慢的回答,更是让人恼火。而且,庞统回答这个问题时,还哈哈大笑,给孙权留下了轻视周瑜的印象,孙权因此对他心生介蒂。接下来,鲁肃对孙权的一番话,彻底堵死了庞统在东吴的仕途。鲁肃问孙权怎么不用庞统,孙权回答:庞统是一个狂妄之士,用之何意?鲁肃说:“赤壁鏖战,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就是这句话彻底激怒孙权,他立即反击道:“此实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鲁肃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认为如果赤壁之战没有这个人的连环计难以取胜,那将东吴武将谋士置于何地?孙权当然难以接受,从此就决定不再重用庞统。就这样,庞统彻底和东吴绝缘了。

庞统来到刘氏集团之初也没有被重用,这当然不是他颜值的问题,而是由于他太狂妄的缘故,且与刘备此时形势有关。

庞统来投奔刘奋时,刘备刚刚拿下荆州,正是志得意满之时,而当时诸葛亮是军师,正是刘备对诸葛亮最信任之时。此时,庞统来奔,刘备若给他安排个军师,就显得不信任诸葛亮,他当然要考虑到诸葛亮的感受。再说,庞统一来,还无任何战功,若是委以重任,怎么让他手下的将士们信服于他,所以,还是先让他历练历练。

另外,庞统来投奔刘备时,他长得丑,也就罢了,长得丑的人还很没礼貌,这就让刘备十分不爽了,要不是因为凤雏与卧龙齐名的份上,早就打发他走了,现在给他个县念当已经不错了。

  二、凤雏有哪些成绩?

  1、凤雏可是被颖川名士司马徽称为南州士人之冠冕,被司马氏赏识的人才。这司马徽是颍川阳翟人,学识渊博,有知人论世、签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有一次,庞统从南郡长途跋涉两千里去颖川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坐于桑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坐于树下,两人从白天互相交谈到黑夜,从此,司马徽十分看重庞统。他得出结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话被世人相传。

  2、凤雏在吴氏集团是被重用过的。庞统在周瑜手下做功曹,负责人才这一块的事务,可见,周瑜是重用他的。我们不难想象像他这样一个其丑无比、狂妄自大的人还能受到重用,周瑜一定是被他的才华折服了。据《三国志》记载,周瑜与庞统关系不一般,周瑜死前建议软禁刘备、取西川,这一主张与庞统的政治观点一致,不知是不是庞给周的建议,还是他俩的共识。周瑜死后,孙权未采纳,后庞统投奔刘备,夺取西川的建议被刘备采纳。观庞统之才,可为谋主羽翼。

  3、凤雏的治国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他初到刘备一方时,当县令的那次表现就很抢眼。刘备让庞统当耒阳县令,庞统认为太屈才,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政务,刘备差点要打发他走人,鲁肃写信告知庞统的才能,刘备于是派张飞前去责问。庞统说: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雷厉风行,一下子将成年积案全部分毫不差地解决了。张飞当即佩服得五体投地。

  4、庞统虽然最初不被刘备重用,后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可见刘备还是较器重他的。而且,他献入西川之计被刘备采纳,刘备让诸葛亮守护后方,而选庞统做这次的随军军师,都可见得,庞统的才华不同一般。庞统作为入川谋士,献上上中下三计,上计为奇计,袭成都。中计为稳,诈取杨怀高沛,取白水关为后继,以图成都,下计为安,退占白帝,连接荆州,徐图益州。这三计,有涉险,有求稳,有求安,进退皆有可保,可见谋略领兵皆是凤雏之才。后随刘备取蜀地,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攻雒城,因为怀疑诸葛亮争功,不听诸葛亮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埋伏,被乱箭射死。

  盛名之下无虚士,庞统少年时就和武侯齐名,一龙一凤,必有其过人本领。长相的丑陋不是他的过失,但性格的猖狂,让他的才华不能尽情施展,实在应该作为后人的借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