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浩浩殇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然而,当风口真的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干呢?这似乎是个无解的命题。不过,时间是一面很好的照妖镜,它虽然不能预见未来,却可以参透往昔。

今年春节前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互联网圈发生了变化,分为两个阵营:区块链互联网,古典互联网。与此同时,业界把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看作是今年的首要目标。

谁将会称霸全球分布式经济体?

“今年年初,区块链应用场景集中爆发,而到了下半年,我认为将转向分散试错。”王东说。

区块链场景创新领域,王东是国内少有的聚焦于此的顶级专家,也是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旗点商学院院长、中国区块链应用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认知乏力,应用场景显搁浅

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结果认为,大多数由美国公司发起的区块链项目将在2018年被搁置。具体而言,高达90%的项目将“永远不会成为公司运营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声称,“一些公司”一直在努力将广受赞誉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整合到自己的业务中,现在正在退缩,其雄心壮志已经减弱。

谁将会称霸全球分布式经济体?

在王东看来,场景革命的胜负取决于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能否形成内生的增值动力;二是能否形成由用户行为裹挟更多用户的参与机制。

8月8日,在首个基于爱情场景的区块链应用——“丘比特(CBIT)”发布会现场,他表示,这是自己从几十个场景应用设计中,下定决心第一个要做的爆款项目,能够成为可推广、可赚钱的模式。

同时,他指出,国内基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项目,更像是传统商业逻辑下的区块链外包服务

其言下之意,可能会比美国更糟糕,夭折概率想必大于90%。

“其实,到今天为止,大家讲的区块链还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我们甚至没有办法用过去的认知体系去描述区块链。”王东说,“有些人说它是分布式商业,有些人说它是价值互联网,还有的人讲这是新的产业。”

为什么会这样呢?

王东认为,表达是认知的体现,而认知是“共识”的前提。显然,我们今天还没有对区块链本身达成共识。

“目前,很多从业、组织、政府等都没有达成共识。这个行业还处在婴儿期,很多项目蓝图虽然描绘的极其生动,但最终感动的只有自己。”

在他看来,区块链是新的记账方式(又叫分布式账本)、新的社会协同方式、新的市场关系,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最终会产生新的社会生态。

所以,要想让应用场景真正落地,王东认为,要从深刻认知区块链的出发,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后,再去探寻商业化落地。

深度耦合,迎分布式经济体

不得不说,红得发紫的区块链,几乎每个领域都对它寄予颠覆、革命、解放等的厚望。

对此,王东的观点与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的看法颇为相似:没有一个技术能包治百病。技术它本身是中性的,是为业务需求服务的,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既不要神话它,也要泛化它。

谁将会称霸全球分布式经济体?

同时,王东认为,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首先要思考的是“它究竟能够支撑什么样的一种价值”。

区块链是实现分布式经济体的一种支撑技术。”换言之,每个应用场景都是一个分布式经济体。

那么,什么样的分布式经济体具有内生的增值动力呢?

“从经济角度来讲,我把区块链新的经济场景应用分为应用层、融合层和流通层3个层面。”王东说。

“从传统意义上理解,假如说最上面是实体企业的话,他们生产的商品或者供应的服务,我们叫做价值创造系统。中间的融合层,比如说我们像过去的淘宝、京东、天猫,它是中心化的平台,它们能够把所有的商业通过一个平台形成一个交易的撮合,从而掌控规则,成为了利益的中心。而流通层是我们整个货币的流通,就算支付宝也要跟金融机构去对接。” 他解释说。

王东表示,这三个层面在过去是相互分离的,在区块链时代首先要实现深度耦合,才能形成分布式的经济体

而有了区块链技术后,我们发现,可以用新的技术和思想把整个应用层、流通层、融合层打通。

他指出,最上面是应用层,即价值创造系统,这个价值有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中间是融合层,即价值融合系统,就是我们说所谓的“共识”,既有广泛的共识也有局部的共识,还包括激励系统,或者叫token的机制;最底层是流通层,即价值流动系统,我们过去讲的货币流动是各大银行思考的事。

当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就像十多年前的互联网一样,使用的地方一定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场景,从而用技术带动全行业发展。

但是,王东并不这么认为。

“区块链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改变,还需要思考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以及商业模式在上链的过程中能否通过数字化实现价值;二是除了炒币,应用场景是否能够真正落地;三是落地后如何形成可盈利、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他说。

三年窗口,未来价值皆上链

目前在区块链领域,有两类人非常辛苦,一类是蒙头做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人,一类是嗅到财富机会涌进来“韭菜”。

谁将会称霸全球分布式经济体?

​王东指出,在技术尚处初级阶段、应用场景有待挖掘、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当下,市场乱象在所难免。

据王东研判,未来三年内,基于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将会爆发,每一个链未来都将是一个自运转的经济体

也就是说,未来谁掌控全球数字权益流通的话语权,是哪个国家还是哪些人,其关键的时间窗口就是这三年。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曾表示,要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块链技术,用战略眼光看待区块链产业,用冷静的眼光看待区块链商机。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一项新技术真正适应市场往往要通过多个周期的循环往复。

“就拿人工智能来说,早期经过了火热追捧与瓶颈低潮的交织,当资本热情戛然而止,全行业都饥肠辘辘,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但是,当技术突破后,实现机器自我学习,人工智能又重获新生了。”王东说。

同时,他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一切价值都会映射成为链上的权益

“因为,区块链独有的数字权益特点,可以承载能量的价值。”王东说,“过去所有的货币承载的是有形的价值,而区块链它承载了我们过去物质不能承载的那一部分,未来会有很多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场景出现。”

他说,“前一段时间,有个玩证券的老总找到我说,区块链的泡沫太大了。我告诉他说,当你看到泡沫的时候,你要相信下面一定是有酒。”

同样,王东把这杯酒也分为了三层:底层是酒,中间是泡沫,上面是空气。

“在这样的一个‘三层’划分的生态里,有很多的空气项目,也有好的像美酒一样的项目。”他表示,任何一个生态皆如此。

最后,王东借用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希望能与有共识的人一起探索出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