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心,后明理。

正、静、明、虚。

先有“正”,后有“静”;先有“静”,后有“明”;先有“明”,后有“虚”;有了“虚”,才见“道”。

闻道,见道,行道,方可为人。

做人是先明理还是先正心?

先正心,后明理

在儒家的《礼记·大学》中这样写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做人是先明理还是先正心?

很多人就会认为,是先格物去找寻事物之理,而后通过学习事物之理而正心诚意,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样的看法的前提,就发生了偏差。

因为,在儒家的思想中,格物,并不是随便就能去格的。

何谓格物?

很多人眼中的格物,就是研究万物层次的道理。

他们将格物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物理学和逻辑学。

物理学,讲的是如何理解世界;

逻辑学讲的是如何去描述知识。

然而,格物格到最后,就会面对两个问题。

一是,当格物的工具,尺度上和格物的对象相比相去甚远,该怎么去格?

因为,基于格物致知的科学,他们的自下而上所拟合出来的解释模型和原理体系,适用范围只能是物。它们只能研究有,不能研究无。所以,量子力学这样的微观世界让人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宏观的宇宙,在人类看来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所有的科学工具加起来,都无法探究宇宙的一角一隅,因此,宇宙想要研究个透彻,对人类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一步步的升级科学研究的工具,这样的升级,是没有穷尽的。

二是,格物最后的一个问题,怎么格自己?

这个问题,曾经把王阳明折磨得吐血,也把笛卡尔折磨成了精神病人。

笛卡尔是西方第一个格自己的人,他格到最后,宣称我思故我在。

这和王阳明格自己得出的“吾心即宇宙”的结论差不多。

他们的格物,在格自己的领域,再一次陷入了难以走出的困境。

做人是先明理还是先正心?

那么,到底什么是格物呢?什么人才能格物呢?

在正统的华夏思想文化看来。

格物,相当于将事物放在一个个的格子里,那个格子,就是事物的常然,是他们本来就应该呆着的正确的地方,是自然,而不是什么人为制定的东西。

那么,什么人才能格物?

圣人君子尊道贵德,立天道,以格万物;循天而立人道,以定万民。

中国文化中的格物致知和西方文化中的物理学,都无法自下而上的通达天下之始,和万物之母,更无法致真正的万物之理,只能研究浅层次的道理。

在正统的华夏思想看来,朴散以为器,道散以为物,物各命其名,格物以为知。

人因为失去了本真,而产生了匮乏,于是就有了欲望。

人因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万物丛中,进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知识。

那些真正的知识,被无穷无尽的智巧淹没,而迷失了本真的人,再也无法发现真正的知识,也无法存其真,抱其道了。

我们的社会里各种各样不合常理的现象,都是由于这些伪巧的“知识”泛滥造成的。

他们的出现,由于人失其真,非圣立教,他们的泛滥,更由于人失其真,追逐智巧。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说的正是这样的现象。

做人是先明理还是先正心?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抱道存真,真正的通达这个世界呢?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致虚极,守静笃”,“虚心实腹”“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具体的说,就是要恬淡虚无。庄子的具体思路是“纯气之守”、“心斋”、“坐忘”、“正静明虚”。

那种状态在老子那里,被称为玄同,在黄帝那里,被称为提挈天地,在庄子那里,被称之为齐物,同于大通,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

如此,方为格物,如此格物,方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对于我这样平凡普通的人,无法立教,无从格物,又如何去致知,正心呢?

通过阅读,阅读哪些古圣之书,通过那字里行间弥散出来的气韵构建自己人格的大厦,通过在书中与古圣们的对话,去明白事理,通达万物之奥。

做人是先明理还是先正心?

如此,方可致知,诚意,正心,进而修身,明白自己的命运,达成生命赋予自己的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