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一直是很多孩子和家长心中的梦想。这里汇集着全国最优秀的一批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清华,还有个颇为神秘的班级。

这个班级,据说就连高考状元都不一定进得去。虽然成立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它名声在外。更是把清华的计算机系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这个班级就是清华的传说----姚班。

时间追溯回2004年,57岁的姚期智教授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了美国的房产,受杨振宁力邀回国。为了给中国计算机事业培养人才,他在同年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并创立了姚班。

这个班在中国计算机领域被誉为“天才聚集地”。清华也在去年完成了对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反超。成为了世界计算机专业第一。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除了培养优秀的专业计算机人才,清华大学还把目光放在了少儿编程领域。


就在前些天,《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标准正式发布。这份文件由清华大学和北理工两所院校牵头,并与诸多科研单位联合出版。旨在规范编程教学领域,为孩子提供一个标准理论框架。使其知识与能力兼顾,计算机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重。从程序应用能力上设置等级。依次考察孩子们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算法设计与应用能力等。


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这说明,现在编程不仅仅是奥赛和大学生们的专属“事业”了?小学生们也可以开始学习,考试,升级。可以这么说,清华,北理工等高等学府,为有“编程天赋”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升学道路。

其实,早在编程等级标准发布前。就有很多编程能力出众的孩子被高等学府提前选中。2019年收到清华大学第一封录取通知书的朱震霆,从初一开始接触并学习编程,高一就被保送到清华大学。

初三男孩温铠瑞,也因从小学习编程,被清华大学提前锁定。获得了清华大学高考加60分的殊荣。


(图为朱震霆在聚精会神的敲代码)

不少关心政策的家长也应该注意到,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也早已经把编程列入中学必修。浙江,广东等地更是把编程纳入高考体系。

无独有偶,11岁的少女万海妍在支付宝小程序8分钟挑战赛上,以落后1秒的成绩惜败于其他“男程序员”。却获得了支付宝CEO的青睐。蚂蚁金服CEO兼董事长井贤栋随即向海妍发出邀请:支付宝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欢迎以后加入我们!


年仅11岁就拿到了支付宝的“预约offer”,万海妍这位在同学眼中的“天才少女”又多了一个金光熠熠的标签。屡屡获奖的她,其实只接触了一年多编程学习。她的妈妈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当时只是在微信上看了编程课的介绍,于是就报了堂编程课给孩子学学看。没想到孩子迷上了编程,而且思考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些天才少年的横空出世,其实折射出来的是未来科技发展更加全民化的趋势,让孩子更早的接触编程,能让孩子们更多创意灵感得以实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并让科技赋予他们改变未来生活的力量。

话虽这么说,在很多人眼里。编程其实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我们认为,其实这和编程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关。德智FunTick少儿编程本着“无趣味,不编程”的理念,让课程Fun(有趣)起来,让孩子们喜欢,乐于学习,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大课程特色。除此之外,德智FunTick少儿编程也在慢慢把课程带进学校。让编程在基础教育的舞台崭露头角,是德智少儿编程迈出坚实的一步。

最近整理了一些学生的笔记,和老师的反馈,孩子们总能给我们一些意外的惊喜。老师们也经常在实践中给我们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图为学生课堂笔记和教师评价反馈)


(图为学生课堂笔记和教师评价反馈)

这其实是德智FunTick少儿编程在前进道路上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方向。在这里由衷对所有陪伴我们的小伙伴们说一声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