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克里米亚半岛融入俄罗斯领土版图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双边关系就陷入持续紧张状态,不断传出各种危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而随着克里米亚大桥的最终通车运行,俄乌之间更是暗地打算盘,利益争夺战愈发明显。日前,据某外媒报道,乌克兰在其境内开展了新型巡航导弹的测试并取得了良好实战效果。美国防部对此表示,看来乌方近期还将有大动作,而克里米亚大桥的最终命运也变得扑朔迷离。

据了解,乌克兰方面此次试射的武器系统为该国最新研发的“海王星”反舰巡航导弹。该导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拥有110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并将最大射程提升至310公里的打击范围。该导弹采用高度爆炸性能弹头,能以距地二三十米进行贴地飞行,从而实施精确打击。近年来,乌克兰不断通过演习来测试该导弹各方面性能。去年8月,乌克兰成功利用该导弹命中百公里在预定目标。今年4月初,乌方再次试射该导弹,并成功击落了实验靶子。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乌方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该导弹的列装,到时莫斯科就真处于其火力打击范围内了。

另据了解,为有效联通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于2016年2月正式开建这座号称全欧洲最长的大桥--克里米亚大桥。在建造之初,俄罗斯方面面临着来自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种种压力,但仍未放弃,最终成功推进了桥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据悉,该桥采用公路和铁路两用通道分别建设的模式,其中公路部分于2018年5月通车,而铁路部分于去年底通车。克里米亚大桥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它是克里米亚半岛加快融入俄罗斯一体化建设的快车道,实现了俄本土资源对半岛的快速输送。另一方面,其便于俄军进行军力部署,提高投放效率,同时也成为压制乌克兰向东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其带动下,乌国内部分地区也是蠢蠢欲动,大有步克里米亚后尘之意。围绕该大桥修建,乌克兰不断进行各种抗议,甚至有激进分子提出用导弹炸毁它。

由于该大桥在地缘战略方面显著的优势,俄罗斯方面当然也不敢懈怠。为保卫该大桥,俄军方加强了战力部署,不仅在半岛上投放了第四S-400防空导弹部,而且还派出了苏35战机,甚至还计划装备伊斯坎德尔-M导弹。同时,俄军还在大桥周边集合了特种部队,装备快速巡逻艇等先进武器。在这种情形下,乌克兰绝对不敢去找俄罗斯人的麻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