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意面树后,1980年,在一档BBC节目中,播音员向听众表示,为了紧跟时代潮流,伦敦地标 大本钟将改用电子表显示时间,甚至表示会将表针卖给前4名联系他们的听众。虽然这款产品至今也没有上市,普遍被认为是恶搞,但当时有人说阿里云不是在愚人节当天发布的消息,这或许是一种预告。


一年一度的 April Fool's Day

在居家隔离的第七十二天 如期而至

与它一起到来的 还有具备节日色彩的一条消息

" 全国高考延期一月"

网络上 人们纷纷要求取消今年的愚人节

因为二零二零自年初伊始

就恍若一个“ 愚人年”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

近年愚人节恶搞活动 较往年已大幅减少

但是曾经 你一定也会

对高冷的大品牌在这一天发布的讯息半信半疑

或因同学有趣的伎俩而沉浸在欢笑中……

今天就让阿汇与你一起来回顾下

那些年,人们一起编织的谎言吧~

大佬品牌的花样

意大利面树

1957年,BBC一档节目

告诉大家, 瑞士有能长出意大利面条的树,如今当地正在举行“丰收节”。


从树上摘面条的短片截图

节目广播员丁波比生动形象地讲述道,意大利面树已经成为瑞士重要产业,并配有拍摄当地丰收的一则短片。由于该报道过于逼真,第二天,数百位观众致电BBC,询问如何在家里种植意大利面树。

大本钟改电子表

BBC作为一个“有良好信誉的媒体”,它的节日玩笑从未让人失望。

继意面树后,1980年,在一档BBC节目中,播音员向听众表示,为了紧跟时代潮流,伦敦地标 大本钟将改用电子表显示时间,甚至表示会将表针卖给前4名联系他们的听众。


大本钟

听到如此有板有眼的新闻,加之20世纪50年代起电子表的流行,大多数伦敦人民对这条消息深信不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最终经声明才知道自己被整蛊了。

谷歌意念搜索

如果列举每年愚人节孜孜不倦推出新闻的大公司,谷歌一定名列前茅。


2000年,谷歌宣布推出一款“搜索得更快更精明”的 意念搜索通道。用户只需盯着“意念漩涡”,保持不移动脑袋,并想象自己要搜索的内容,点击漩涡就可以完成操作。

如今,这个网站还被保留在谷歌浏览器。

婴语贴纸

虽然愚人节活动多在西方流行,但近年一些中国的大品牌也偶尔跃跃欲试。

2018年,阿里云在微博宣称,将推出一款“ 婴语贴纸”,可以监测1岁以下婴儿的身体状况,翻译婴儿的语言。


阿里云称,该贴纸对身体无害且操作方便,婴儿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翻译呈现在父母的手机App上,以告知父母婴儿的需求。

该产品似乎设计得合情合理,用途极大,又配以阿里云“研发黑科技”的标志,当时许多网友信以为真,并在微博下留言询问购买渠道。


贴纸产品短片动图

虽然这款产品至今也没有上市,普遍被认为是恶搞,但当时有人说阿里云不是在愚人节当天发布的消息,这或许是一种预告。无论如何,这样实用又是基于AI的产品,期待真的有一天可以研发出来吧!

你走过的那些四月一号

比起各个品牌掀起的愚人节浪潮,我们自己曾经在这一天所经历的事,也许更加难以忘怀。

小学的时候,每到3月的最后一天,班上总会有几个调皮鬼绞尽脑汁去想第二天在学校整人的方法。


你或许看到过他们把 一元硬币黏在地上,然后一起嬉皮笑脸地看着每个不知情的过路者弯腰去捡。

你或许在班级QQ群里收到过“ 明天放假组织春游”的消息,一脸兴奋地问“真的吗!”

你或许还尝试过 把同桌的鞋带绑在一起,最后差点被揍……


那时候,好像你身边的朋友都很喜欢、很期待过愚人节。

到了初中这一懵懂的时期,以上这些把戏已经渐渐玩腻,有人开始尝试一些新伎俩。


最初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又刺激,后来它却演变成试探初恋对象心意的隐蔽方式。其实哪有那么多玩笑,玩笑里藏着的都是真心。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逐渐丰富,愚人节对现在的你来说或许更像是一种 表达和发泄情绪的出口。

“有一些时期,每一天都是 愚人节。但愿我们可以对生活的愚弄报以笑容,并相信四月谷雨会带来春暖花开。”

tip:愚人节开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哦!否则就会成为“大傻瓜”:)

愿大家都能有一个愉快的四月!

图片来源

Pixabay

英国报姐

参考资料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们愚人节的套路》

——英国报姐

文案/小鸣同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