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受重视的是: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连续五次都是由曹寅承办接驾大典,四次在南京接驾,还有一次在扬州接驾,五次都住在曹家。天有不测风云,雍正五年,那一年曹雪芹虚岁才13岁,曹家被雍正皇帝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

三个“慎之”,四个“万嘱”,四个“小心”,五个“留心”,康熙和曹寅是铁打的莫逆之交,但最终还是被雍正抄家法办,康熙早就警告过曹寅,但曹寅也实在是无法弥补亏空。

到了雍正一朝,曹家家道中落,这真的是雍正心黑手狠么?其实未必。

曹寅和自己的妻舅李煦,按照皇帝圣旨,曾经在十年内轮流掌管两淮盐税;后来,曹寅担任两淮巡盐御史。

曹寅一生之中,两次担任织造的官职,四次按照圣旨巡视淮盐。最受重视的是: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连续五次都是由曹寅承办接驾大典,四次在南京接驾,还有一次在扬州接驾,五次都住在曹家。康熙皇帝对曹寅的信任与器重远远超出了地方督抚等要员。

天有不测风云,雍正五年,那一年曹雪芹虚岁才13岁,曹家被雍正皇帝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曹家从此一蹶不振,走向了没落。关于曹家被抄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站错了队伍,后果很严重。曹家因为康熙皇帝的恩宠而发家,因此曹家一直以来都站在康熙皇帝这一边,可谓紧跟领导的步伐。但是在九龙夺嫡大战中,曹家并不看好四阿哥胤禛,反而跟八爷党有些眉来眼去,这可是上台后的雍正皇帝万万不能忍让的。

这事情还要从康熙年间的废太子胤礽说起,胤礽在夺嫡之争中失势,雍正顺利登基。但是他的儿子弘皙却始终不服气,特别是乾隆即位后,觉得自己是嫡长孙,比乾隆更具备当皇帝的资格,因此弘皙私下勾结宗室成员,密谋进行政变推翻乾隆皇帝。由于谋事不密被人告发,乾隆干脆利落的将其解决。

而曹家作为内务府包衣,在这起“弘皙逆案”中牵连很深,因此被再次抄家。这一次乾隆皇帝是毫不留情的,将曹家上下抄了个底朝天,大清一代望族至此彻底没落,曹家便就此完全衰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