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跑步要不要天天跑,可以做一个目标-行动-结果反馈的三段论分析。如果你目标是养成运动习惯,我建议你天天跑,但每次不要跑太多造成疲劳,一般来说初学者保证每天5公里是极好的,如果没法达到5公里,可以走跑结合,凑够30分钟。

一个跑步问题,如果你用扩展思路来解题,可以很好玩儿。

以前总有人问我,跑步天天跑还是隔天跑,听说很多人一周三次效果也非常棒啊?

关于跑步要不要天天跑,可以做一个目标-行动-结果反馈的三段论分析。

多长时间跑一次步合适?天天跑合适吗?

目标

首先,评价任何一个事情都要看它的目标和前提条件。隔天跑还是天天跑?你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比如要养成跑步习惯?要修养身体?要能力进步、要历练身心还是为了发朋友圈……

如果你目标是养成运动习惯,我建议你天天跑,但每次不要跑太多造成疲劳,一般来说初学者保证每天5公里是极好的,如果没法达到5公里,可以走跑结合,凑够30分钟。连续十几天在固定的时间跑步,一定能养成习惯的,这个,我可以跟你打赌保管有效。

如果你要修身养性,天天跑还是隔天跑还是间隔好几天跑都关系不大,只要保证每周至少一两次,有个大致的连续性,也是极好的。你甚至都可以不拘泥于跑,走路、骑车、爬楼梯,对于维持健康修养身体都有不错的功力加成。

多长时间跑一次步合适?天天跑合适吗?

如果你要跑步能力成长,那就要好好规划了。你可能需要个训练计划,网上有很多标配的长跑训练计划可以参考,虽然粗糙但是大方向是对的。你也可以找教练或者问一下资深跑友帮你定训练计划,然后按计划去执行。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计划的训练没效果。

如果你只是想发朋友圈,给自己一个运动爱好者的标签,那么即使你跑步5分钟拍照一小时,我也不能说不好,毕竟,所有行动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如果你想历练身心,从艰苦的运动中获得人生感悟和提升,我建议你多参加比赛,多和朋友一起跑,多交流。毕竟,只有置身更复杂的环境,才能把运动精神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体现出来。艰苦的比赛是一种内观,多维度的交流是成长的阶梯。

多长时间跑一次步合适?天天跑合适吗?

行动

目标之后的行动,要看你当天的身体状态、天气情况、运动量、运动强度,需要休息多久才能恢复过来等等。行动以目标为基础。

你为了养成习惯,那么连续去跑就是比较重要的,比如当天雾霾,那选择在跑步机上跑或者换成其他运动,总之要保持一个让身体在“此时此地要运动”的想法,养成习惯阶段比较麻烦,就跟开车起步一样,挺费劲,但是一旦上了快车道,一切都迎刃而解。

修身养性的奔跑,可以怕哪些让自己感觉到舒适的速度和距离,为了健康而损害健康是得不偿失的。你可以稍微佛系一点儿,随机应变,天气好心情好就多跑点儿,天气差就少跑点儿,天气不好就不跑了。这样的跑就像擦车,属于保养,主要看心情。

如果你的目标是成长,那么略有弹性的训练计划及执行就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训练周期应该包括运动、营养、休息等几个部分,休息时间长短跟你的运动强度和身体反应有关,这个很复杂也无比重要。我见过很多人都是运动过量而休息不足,还有营养跟不上等问题。导致虽然很刻苦却没什么进步,实在是浪费了锻炼成果。现在很多智能手表都有最大摄氧量、建议休息时间等参数,你可以利用这些智能工具作参考。

发朋友圈的跑,风雨雷电其实也是很好场景,旅游出行不同的环境也是很好的场景,和朋友互动也不错,装备党也很潮……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多样性的环境,多样性的心情,能培养最好的戏精。

至于参赛嘛,战士不能选择站场,无论环境如何,你的状态如何,坚决执行就有收获,退赛或者放弃的思考也超有价值,艰苦的比赛往往也更能让自己清楚什么是更重要的、帮你认清自己几斤几两。

结果反馈

跑步要想获得长久的乐趣,一定要复盘。对你的运动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哪怕只花很少的几分钟来做复盘都是价值巨大的。我习惯在跑完步洗澡的时候进行复盘,这次跑的感觉如何,达到目标了吗?为什么成绩没达到?心情和状态有没有变化?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如果你有写训练日志的习惯,那就再好不过了,训练日志就是你的历史记录,假以时日,你能从这些“个人大数据”中发现个人成长规律,可以用来分析现状和指引未来。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天天跑还是隔天跑是个太过宽泛、缺乏前提条件的问题,是无法求解的因人而异。

跑步运动是身体运动,也是脑力运动,但最终拼的都是脑力;智力工作者,也在拼体力,甚至最终决出高下的也都是体力。

现在你可以理解智勇双全说的是啥了吧,应该表扬那些名字叫做“智勇”的家长们,真有远见。

黑跑黑话

“当我们开始提问该怎么运动的时候,就是上道的时刻。”

有问题,找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