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2019中国科幻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关于《上海堡垒》的问题。而后,刘慈欣也很中肯地表示了,需要大量的如《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这样的电影出现,并且需要做大量的尝试,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今年8月中旬前后,网络上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却又被《上海堡垒》给关上了。”

而这句话的缘由正是因为以“流量明星+大IP”模式打造的科幻大作《上海堡垒》的上映。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上海堡垒》上映后,网络上吐槽声一片、差评不断,偶尔有几个好评的声音也迅速被淹没在差评之中,使得网络上“差评如潮”。

而豆瓣对该片的评分也迅速下滑,短短几天便跌至3点几分,而今已经稳定在2.9分了。

而伴随着该片的差评,主演之一的鹿晗也成了主要的吐槽对象,同时也使得“流量明星”这个词成了一位艺人最负面的评价。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饱受差评的那段时间,鹿晗深居简出,线上线下都很低调。

一些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了,那段时间里,鹿晗的数字专辑总销量破亿,这本是一件值得自傲、值得宣传一下的事,但鹿晗一方却罕见的“风平浪静”。

想必,那段时间鹿晗的内心也是不好受的吧,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作品“失败”。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不过,票房和口碑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商业价值”,而也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堡垒》确实是“输”惨了。

但,是否到达了把中国科幻大门关上的地步呢?这件事局外人不敢妄言,或许只有业内人士才能定义了。

近日,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2019中国科幻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关于《上海堡垒》的问题。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作为一名专业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表示《上海堡垒》至少是一部很正常的科幻片,

随后刘慈欣又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怎么它也不可能在豆瓣上才三点几分?

而后,刘慈欣又为其正名:没有那么不堪!

也确实如此,不管是从特效上来看,还是从影片大纲上来看,《上海堡垒》都是一部毫无疑问且毋庸置疑的很正常的科幻片。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该片的特效水平与《流浪地球》不相上下,而大纲也是讲述外星种族入侵与地球自救的故事,怎么看都带有科幻的影子。

当然,也仅仅局限于“科幻片”三个字。

擅长执导都市言情剧的滕华涛一贯对剧情的把握很好,但在这部影片中,他却将其忽略了,将重点放在了“科幻”二字,只重视特效,而忽略了剧情的重要性。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也或许是滕华涛第一次执导科幻大作,太过紧张了反而有些适得其反。

而有关鹿晗的差评,抛开的“流量”的有色玻璃、再平心静气地看待鹿晗的表现,算不上很出色,但也不至于拿到2.9分的低分。

冷静地说:这部影片剧情上的差是大于鹿晗的表现的。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而刘慈欣也直言它是一个“受害者”,并表示网络上的风向很不好,分越低就越往低了打,这是不可取的。

也确实如此,很多人只是看到这部电影有“流量明星”参与,然后再看了一些差评之后就果断也给了差评,这是不对的。

这不仅是对演员的一种“恶意”,也是对影视行业的“一锤子买卖”,更是对自己以后观影时选择的局限和不负责。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在采访中,对于《上海堡垒》所引起的争议,刘慈欣还说只是因为《流浪地球》之后,人们对于科幻电影的期待十分地高。

所以才使得没有达到观众心中所期望的那样的《上海堡垒》备受差评。

而后,刘慈欣也很中肯地表示了,需要大量的如《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这样的电影出现,并且需要做大量的尝试,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诚如刘慈欣所言,现如今的国产科幻电影也只是处于刚发芽的状态,还不健全和完善,仍需要不断的新鲜血液的注入。

2018年度电影票房前十名中,除了国外的科幻大片,国产电影几乎集中在动作片、喜剧片上,国产科幻片几乎是零。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而到了2019年,截至11月4日,电影总票房前十名中,外国科幻片已经少了很多,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异军突起;

带有特效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疯狂的外星人》等片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特效正是一部科幻片的重要组成成分。

由2018年的票房榜单对比截至2019年11月4日的票房榜单来看,国产特效正在崛起,国产科幻电影也正如嫩芽般焕发着蓬勃生机,但仍需呵护。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所以,目前国产科幻电影仍处于一个探索进步的过程中。

那么,难道《上海堡垒》就不能成为一个例子?

又难道《上海堡垒》的“失败”不是国产科幻电影探索路上该思考的问题吗?

难道只能看到它的失败,却看不到它的意义?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就像电影《少年的你》,观众都在讨论原著是否融梗,但却忽略了这部影片真正聚焦的是欺凌和校园暴力,这才是影片最想讲述的主题。

当然,《少年的你》显然是成功了,关于“校园霸凌”的话题在电影播出后便引起了热议。

刘慈欣谈《上海堡垒》:很正常的一部科幻片,可能是个“受害者”

而《上海堡垒》虽然是“失败”了,但也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是为“后人乘凉”打了一定的基础。

而这才是抛开票房和口碑之外于国产科幻电影而言最重要的问题。

一部电影总有一个立意,总想告诉观众点什么,即便是喜剧片《西虹市首富》,也在讽刺着没有能力的人即便拿到了十亿也是什么都不会干的“失败者”。

国产科幻电影的“车”才刚刚起步,而《上海堡垒》只是其中一个需要修理的零件,修理好了国产科幻电影这辆“大车”才能走得更长远。对此,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