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2019年12月24日在出席国防部扩大部务会议时表示,俄“核三位一体”武器现代化水平已经达到82%,在发展先进武器和设计新武器方面拥有强大优势,并在历史上首次领先于世界,这些都将极大震慑战略对手,有效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从目前现状来看,俄罗斯海军现役共有37艘核潜艇,其中包括11艘战略核潜艇、8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和18艘攻击核潜艇,其中 “亚森”级是俄罗斯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具备多样化的打击能力,包括常规反舰反潜作战和对地攻击能力,是一款多用途核潜艇,主要用于对抗美国最先进的“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热点新闻:据外媒报道,俄罗斯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亚森-M”级首艇“新西伯利亚”号在位于北德文斯克市的北方造船厂下水,预计今年交付俄罗斯海军。俄海军总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称,全体船员已在海军教学中心完成培训,为掌握最新技术装备做好了准备,而另一艘“亚森-M”级的核潜艇“喀山”号正在进行海上试验,预计也将在今年入役。

点评: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常年经济不振,已经无力打造一支强大的水面舰艇部队,而且作为传统的陆权大国,俄对打造远洋水面舰艇没有足够热情。因此,核潜艇作为“三位一体”海基核力量威慑体系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成为俄罗斯在众多战略武器中最青睐的对象,其战略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航母。目前,俄海军的核潜艇建设取得了不少发展成就,此次下水的“亚森-M”级攻击型核潜艇,除了继承苏俄潜艇一贯的高航速和超大潜深外,还特别注重隐身降噪技术和多功能用途,成为了俄震慑海洋的重要利器。


“新西伯利亚”号潜艇下水

俄核潜艇力量:美海军的最大噩梦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越来越重视浅水海区作战,在俄罗斯近海活动频率开始明显增加,使得后者深感安全威胁加大。在海军水面舰队严重萎缩无法和美国竞争的窘迫情况下,俄罗斯把有限资源集中都到水下潜艇的建设上,不遗余力发展作为国防支柱的核潜艇力量,力保水下核力量的二次核反击可靠性。

从目前现状来看,俄罗斯海军现役共有37艘核潜艇,其中包括11艘战略核潜艇、8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和18艘攻击核潜艇,其中 “亚森”级是俄罗斯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具备多样化的打击能力,包括常规反舰反潜作战和对地攻击能力,是一款多用途核潜艇,主要用于对抗美国最先进的“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此次下水的“新西伯利亚”号核潜艇是“亚森”级的现代化改进型“亚森-M”型,完全按照现代化设计方案建造,在武器装备、信息系统和动力装置等许多方面使用了最新的研发成果。例如,在武器装备上,该艇配备了世界最大口径的650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并采用模块化垂发导弹系统,可发射射程超过1800公里的“口径”巡航导弹,打击敌军陆上纵深高价值目标,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战略打击能力。此外,潜艇也可根据作战需要更换为8座四联装“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单元,用于摧毁300公里外的敌军大型水面战舰。

此外,该艇在现代化设备、材料还有艇体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优化,如在艏部采用双壳体并应用新型声纳系统和消声瓦,以降低噪声。潜艇配备了现代化电子设备,可快速有效跟踪探测锁定多个远距离目标,从识别目标到攻击一般只需10-15秒的时间,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西方媒体将俄军亚森级核潜艇绰号为“美海军最大噩梦”。

根据《2020年国家军备计划》,俄军目前已下水和在建的亚森级潜艇有6艘,分别为“喀山”号、“新西伯利亚”号、“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彼尔姆”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未来还计划在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分别列装4艘“亚森”级攻击核潜艇和4艘“北风之神”级核战略潜艇,组成新一代水下主力舰队,这无疑会极大提高俄罗斯海军的威慑力。


相对于“亚森”级,改进型“亚森-M”多用途战力更强

现代化战略武器:维护大国地位的重要保障

面对当前的世界军事竞争形势,加快深入推进取得突破的先进技术,迅速输入到军用领域,已经成为俄罗斯提升军事技术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在2014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变得紧张之后,俄罗斯更是把军事现代化作为重中之重,先后发布了《2025年前基础性与关键性军事技术清单》、《2025年前保障国防安全而进行的基础性、前瞻性、探索性研究的优先方向清单》、《2016-2025年国家武器装备计划》、《2018-2027年国家武器装备计划》等系列规划,在核心能力建设上的种种措施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支撑和指导。

随着俄罗斯在常规力量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战略武器已经成为俄慑止强敌入侵、维持大国地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内容来看,俄罗斯将其重点主要放在空天防御装备、高精端武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方面。这些先进技术是俄罗斯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也是俄武器装备现代化工作的重点。

首先,在空天武器装备方面,俄空天军部队正一直在努力研发尖端飞机取代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旧战机,并在升级远程轰炸机编队和研发新型先进飞机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据俄远程航空兵司令科比拉什中将2019年12月22日称,俄空天军正在研发的第5代战略轰炸机将采用隐身技术,能够携带多达30吨有效载荷,航程为1.25万公里,预计将于2025年首飞。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2040年之前开发第6代轰炸机。

其次,在高精端武器方面,俄军目前已经研发装备了“匕首”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这两款导弹的飞行速度可提升至音速的10倍,几乎可以突破当前所有的导弹防御系统而很难被拦截,此外,俄军正在研发关键技术,以确保提升导弹的飞行速度、射程和制导精度。在战略导弹方面,俄罗斯也将择期展示新型“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该型导弹采用最新型超重型液体推进,可携带10枚左右眼核弹头,预计到2020年投入运行。

最后,俄罗斯积极发展新概念武器,包括扩大生产无人机、激光、高超声速武器以及能够完成各种作战任务的机器人系统。2019年12月26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表示,装备“佩列斯韦特”机动式激光系统的部队已于当年12月投入战斗值班。这是一种自主战斗激光系统,能独立发现和跟踪可见光谱段的目标,摧毁空天目标。

此外,俄罗斯正在积极研制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以及“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也即将面世。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2019年12月24日在出席国防部扩大部务会议时表示,俄“核三位一体”武器现代化水平已经达到82%,在发展先进武器和设计新武器方面拥有强大优势,并在历史上首次领先于世界,这些都将极大震慑战略对手,有效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亚森-M”未来将与“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并肩作战,成为俄未来海基核力量的中坚力量。

美俄竞争:战略武器竞赛大幕已经拉开

长期以来,美俄一直围绕军事优势地位展开激烈竞争。特别是去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了一系列恶化国际形势的举措,如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将在后年到期,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当下,北约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活动越来越频繁,2019年在靠近俄罗斯边境进行的空中与海上侦察活动比往年分别增加1/3和24%,并且在欧洲进行了40次具有明显反俄倾向的重大演习,这些动作让俄罗斯坐立不安,对战略威慑体系平衡可能被打破深感忧虑。

为了有效应对国际军事竞争和欧美战略打压,俄罗斯一方面快速更新武器装备库,如2019年俄军共接收了143架战机和直升机、624辆装甲车、1艘潜艇和8艘水面舰艇,2020年还将有22枚洲际弹道导弹、106架新飞机、565辆装甲车、3艘潜艇和14艘水面舰艇入役;另一方面,俄罗斯积极提升战略力量的战备能力,特别是作为俄执行战略核遏制任务主要力量的战略火箭部队。该部队常年处于高度战备状态,每天有约6000名战略火箭兵在执行战斗值班任务,能够随时执行总统发布的战斗命令。2019年俄战略火箭部队进行了200多场演习,2020年还将保持类似的演习力度并继续强化同其他兵种的协作。


“佩列斯韦特”机动式激光系统

尽管俄罗斯在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战略力量建设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首先,在质量上,尽管俄军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率,但受制于经济实力等相关因素, “含金量”大打折扣,其很多新装备武器并不是完全换代升级,而是对同代装备的更新替换和性能提升。其次,在数量上,俄罗斯入役的新型武器装备也远远比不上美国。例如,美国当前最先进的F-35战斗机目前以150架/年左右的速率加速生产,到2023年F-35总生产数量将达到1148架,2046年预计将达到3579架,这一点让俄罗斯望尘莫及。最后,俄罗斯在作战理论和作战概念研究方面相对还比较薄弱。目前,美国的作战理论、作战概念不断创新,第三次“抵消战略”、多域战、分布式杀伤和云作战等新型作战概念相继提出,对于美军装备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牵引、支撑作用。因此,俄罗斯在重视装备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作战理论和作战概念的研究,从而确保拥有打赢未来战争的实力。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两周一期,不见不散)(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责任编辑:谢瑞强校对:张艳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