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是如此。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753.59万人,2018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2831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

大学生群体是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庞大的近3000万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百分之百都是网民,并且是最活跃的网民。因为如今的大学生无论是学习,生活,社交,娱乐,都离不开网络。

但大学生目前尚不成熟,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方面,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既可能有乐观积极的一面,也可能会有消极颓废的一面。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免不了就会受到诱惑,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之间徘徊,产生种种价值观的种种碰撞。因此,大学生在互联网中遨游的时候,一定要认清网络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互联网是八十年代诞生于美国,并1994年4月,中国才加入互联网。22年风雨兼程,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为世界互联网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创造了中国经验,提出了中国主张。互联网在给网民生活带 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国家安全遭遇威胁等风险,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在网络世界里无底线、无节操表现的尤为突出,大学生黑客对网络世界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并且有不少的黑客对自己失范的行为不仅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形成了道德观、法纪观的扭曲……长此以往,一定会妨碍网络世界的健康发展。因此,急需对大学生网民在虚拟世界里的行为加以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互 联网发展潮流,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实践,提出并形成网络强国战略思想。2016年4月,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 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培养千千万万的中国好网民。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地,把广大师生培养成为中国好网民,是“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应该承担的责任所在,意义十分重大。所以,高校除了要对学生加强现实世界里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教育,开设相关课程,比如,高校目前开设的思政理论课有一门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是对现实世界中,大学生在道德与法纪方面应严以自律的行为规范进行强化教育的有力手段和良好途径。因此,小编认为,大学要开设相应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满足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小编为了能给在校大学生一点关于网络基本规范的常识性教育,初步在校内开设了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网民道德与法律素养漫谈,努力在这个新的领域做积极的探索,让我们的大学生网民对网络的道德与法律的边界有个最基本的认识,避免在虚拟世界迷失方向,成为危害社会的“网虫”。总之,希望大学生在知晓虚拟世界的道德与法律边界之后,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好网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