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话肿瘤】专栏,逢周五推送!内容涉及众多肿瘤防治知识,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莫将肝囊肿、肝血管瘤混为肝癌 ?

(文末附:8.12南国书香节--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面对面活动预告)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林丽珠教授

文/陈壮忠

故事一

“医生,我死定,我死定了……”一进诊室,李敏就哭哭啼啼的啊!“怎么了,不要着急,有话好好说嘛!医生和你家里人都会帮助你的啊!”医生和家属费了半天的口舌,才将李敏的情绪给安定下来。这时,李敏摊开体检报告,只见上面写着,“右肝囊肿,建议定期检查。”“肝囊肿不是肝癌,你紧张什么?”医生笑着说。“这个不是肝癌???”李敏疑惑地看着医生。医生只得从头将肝囊肿和肝癌的区别讲起,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回了,许多人给“肝囊肿”吓得不知所措。

其实肝囊肿和肝脏肿瘤是不一样的、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它是肝脏囊泡样病变的统称。肝囊肿,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绝大多数的肝囊肿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形成。后天性的因素少有,如在牧区,如人们染上了包囊虫病,在肝脏中便会产生寄生虫性囊肿。外伤、炎症,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肿。肝囊肿是肝脏良性疾病,在肝脏疾病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没有不适的症状,通常患者都是在体检时发现的。肝囊肿一般对身体的危害也不是很大,大家并不用过于担心。肝囊肿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肝内小胆管发育障碍导致的,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类型,单发性是由于异位胆管所致。多发性肝囊肿病人有时还合并其他内脏的囊肿,如伴发肾囊肿、肺囊肿等。

一般肝囊肿生长的速度非常缓慢,有的患者可终生不出现症状。有症状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囊肿的位置,及其囊肿的大小和数量,有无对其它脏造成压迫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没有症状的肝囊肿,不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也不会发展到肝癌,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也不用去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做好定期检查就可以了(要警惕是肝囊肿合并肝癌,一般CT或MR可以诊断)。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的症状,肝囊肿太大影响到了肝脏的功能,那就应该选择手术和其它治疗方案治疗。肝囊肿患者,这是一种良性的疾病,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保持乐观心态,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就可以。

但如果肝囊肿长得实在太大,让病人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进行治疗。医生可以超声或CT引导下囊肿抽取术,就是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将一根细细的针插入囊肿,用细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再注入纯酒精(俗称无水酒精),这样囊肿才不会再次长大。如果囊肿长得很大,患者觉得很痛时,也可以考虑开刀治疗,将囊肿连同囊肿的膜一起摘除,来解决病人的疼痛。对于孤立性肝囊肿除非发生囊肿破裂、囊蒂扭转或囊内出血等并发症,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外,择期手术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部位和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自觉症状而定。对于有感觉不适的,而肝囊肿较小的,可以定期检测肝功能,给予中医药疏肝健脾、利胆止痛即可。因此,像李敏这样的,在体检中偶尔发现的无症状的孤立性肝囊肿可以暂时采用保守治疗,利用超声检查定期观察,但仍需要警惕合并肝癌的发生的可能。

“那么说,我没有事了!”李敏将信将疑地看着医生。“是的,你不是肝癌,只需要定期体检就可以,如果有不舒服再来看医生就好。”医生的一番话终于打消了李敏的疑虑。

故事二

“医生,我这个是不是没有得救了,我是不是得了肝癌……”面对眼前的CT报告,朱大叔沉默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近一段时间来,朱大叔总是觉得肝区不舒服,到医院做了一个CT检查,结果让朱大叔心凉了一半。“究竟怎么了?我看看……”拿过CT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肝S8段血管瘤。“血管瘤也不是肝癌,你有得救的。”主管医生推了推眼镜,又要一番解释了……

其实,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包括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我们一般所谓的肝血管瘤就是指海绵状血管瘤。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以前认为单个居多,自从超声显像问世以来,也观察到多个的血管瘤。肝左右叶均可发生血管瘤,以右叶较多见。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血管瘤形成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注意与肝癌相鉴别。

近年来,根据较多病例的追踪观察,发现不少患者的肝血管瘤发展很慢,甚至随访多年也没有明显发展,且未发现有恶变者。因此,凡体积小的肝内血管瘤,可以在医疗监护下定期作B超检查半年或1年。如出现肝区隐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症状可服中药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如果血管瘤进行性增大,才可手术治疗,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发生危险。因此,对于肝有血管瘤的病人,日常需要对肝脏做好保护,避免重物撞击;在进行激烈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需要注意补充能量,定期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即可。

“因此,对于你这种有肝区隐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多种症状可服中药治疗,定期检查即可。”听了主管医生的一番话,朱大叔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

专家简介

林丽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长期致力于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4楼岭南名医诊室

作者简介

陈壮忠,主治医师,师从林丽珠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擅长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防治。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

出诊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楼4楼肿瘤科门诊6诊室

温馨提醒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南国书香节重磅消息】防治肿瘤,三“师”而行,中医名家面对面,畅谈防治肿瘤法则!《健康中国——中医药防治肿瘤》科普丛书亮相“南国书香节”!

8月12日,林丽珠教授率团队出席“南国书香节”,为您讲述如何防治肿瘤,并进行现场咨询和新书签售会。

↓↓↓

觉得不错,请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