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看《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世界十大名著之一。

世界十大名著里面,有两部作品来自托尔斯泰,另外一部是《战争与和平》,他的代表作。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一起,形成了世界文学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最巍峨的高峰。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称“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他被喻为俄罗斯的良心,在世界享有声誉。

但他同时又是,异常深邃、凝重的作家。由于文化差异,作品年代久远,他的创作和思想,跟现在的读者可能有些距离。

理解他的作品,就先从理解他这个人开始吧。

02

1828年,秋天,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伯爵家里,坐标莫斯科,居住在图拉省清田庄,长大之后继承了爵位。

两岁,母亲去世。

九岁,父亲去世。

十六岁,进入喀山大学东方学系,攻读土耳其和阿拉伯语。

后来转学到法律系学习,接触到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受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开始对学校教育感到不满。

十九岁,退学,回家耕田。思想和精神,经历了三年的迷茫和混乱。

他在自己的庄园,进行了农业改革,失败。作为贵族,他同情农民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但是农民不相信他。

在莫斯科的上流社会,混日子。这段时间他可能沾染了一些崇尚虚荣的恶习,接受了贵族阶级的一些偏见。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贵族阶级的虚伪和自私。

二十三岁,到高加索加入军队服役。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俄土战争)。他看到了俄国军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看到了军队内部的腐败。

二十四岁,发表小说《童年》。

二十六岁,发表小说《少年》。

二十八岁,退役回家。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表现英勇,官职到炮兵连长。当然,在战争中九死一生,差点死掉和成为俘虏。

发表《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表现反战精神,为自己带来声誉。

二十九岁,发表小说《青年》。完成自传性三部曲,展现早年已经具有的民主思想。

三十岁,游历欧洲(两年)。不喜欢欧洲,完全否定欧洲文明,对金钱的崇拜引他愤怒。

三十一岁,与屠格涅夫等革命民主派、进步杂志《现代人》决裂,发对以革命的方法消灭农奴制。

三十三岁,在农奴制改革以后,转入农村教育工作,目的是启蒙农民。做调解人,当评审员,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十四岁,与沙皇御医的女儿索菲亚结婚,那年其中十七岁。两人前后一共生了十三个孩子。妻子对他的小说创作帮助很大。

三十五岁,潜心于长篇小说创造。

03四十一岁,完成《战争与和平》的写作。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俄国社会的出路。这是史诗型的巨著。

一出版,屠格涅夫就将法文版寄给福楼拜,福楼拜大赞,马上回信,说:这是天才之余,虽然章节还可以商榷,不过已经是太好了。

屠格涅夫非常高兴,回信说:好了,好了,只要福楼拜先生说好,一切都好了。

《战争与和平》对19世纪初叶俄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作了全面的反映。在政治和军事上,托尔斯泰把表现的重心放在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上。在表现社会生活上,托尔斯泰着重描写了四大家族中年轻成员的变化和探索。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他们并不富裕,但充满了欢乐和生气。

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真挚、好客等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决心为保卫祖国贡献一切力量。

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恰放弃了准备进入大学的愿望决定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保尔康斯基家族以年轻一代的安德烈为代表,具有正直、爱国、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

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后,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他曾在军队服务,很重视苏沃诺夫的军事艺术。

当安德烈和他告别从军时,他特别强调军人的荣誉和爱国的责任感。1812年的战争震动了他,他毅然召集民兵与逼近的敌人进行斗争。在激昂紧张的爱国活动中,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怀着祖国的命运。

安德烈是爱国者,妹妹玛利亚同样是爱国传统的继承者,当她想到会受到法国人支配时就颤抖了。

皮埃尔是别祖霍夫家族的代表人物。这个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别祖霍夫家族,托尔斯泰着笔不多,是爱国的家族。

库拉金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是朝廷和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一个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的家族。

阴险、狡猾、毫无节操和道德观念是这个家族的主要特征。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逼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毫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是想升官发财。

库拉金的女儿爱仑是个“美丽的动物”,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她还以自己的美色逗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

库拉金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前者愚蠢,后者卑鄙堕落。酒宴放荡,闲逸便是他们的追求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

04四十九岁,完成《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从现实的角度探索俄国社会的出路。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丈夫卡列宁的虚伪、恋人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当她还是少女时,就已经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大官卡列宁。

她不仅外貌美丽,而且内心感情丰沛,但是丈夫却是冷漠无情,而且思想僵化,夫妻关系完全靠土建礼教维系。

而她倾心的恋人渥伦斯基是一个虚伪、酷爱功名但又怯懦的人,害怕爱情会毁掉他的前程。

当时整个上流社会都渗透着虚伪,丈夫欺骗妻子,妻子背叛丈夫,几乎人人都有外遇,人们寡廉鲜耻,道德沦丧。安娜不愿随波逐流,她要求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以便正当地重新组成有爱情的家庭。但是遭到卡列宁的拒绝。

安娜的行为也触犯了讲究虚伪道德的上流社会,所以遭到它的制裁,以至于绝望自杀。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

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05五十四岁,完成《忏悔录》。俄国阶级斗争又趋向剧烈,托尔斯泰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弃绝了我那个阶级的生活。

六十二岁,完成长篇小说《复活》。

晚年,致力于“平民化”。他坚持吃斋,坚持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他表示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但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七十九岁,国际地位已经非常高。他对皇帝不满,写信给皇帝,劈头就说:你忏悔吧。朝廷要办他,宪兵将军说:他声望太大,俄罗斯的监狱容不了他。最后没敢动他,但利用教会机关,宣布托尔斯泰为”邪教徒,叛教徒“,开除教籍。

八十二岁,为了回避家里人,摆脱贵族生活,秘密离家出走。他坐火车从莫斯科向东面进发,途中感冒,七天之后,病死在一个火车站。

他的遗体不准葬于教会墓地,依照他的遗嘱,葬在故乡庄园,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

作者:阅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