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火热招募参赛项目,您的团队或身边有技术相近有意向报名的科研团队和企业,可以转发给他们,感谢大家支持。大赛总奖金高达200万元,其中一等奖50万元。除了赛事奖励,京东还将提供项目孵化基金、就业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后续资源。点击以下二维码识别,详情请参看和转发此链接。

最近几年,无论是首位机器人公民Sophia、中科大美女机器人佳佳,还是法国AP700仿人模特,机器人界总是不断有网红出现。

要说最爱“造人”的日本机器人大神,或许非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莫属了,人称 “20年专做美女机器人”。如果说Sophia凭借毒舌成为机器人界的第一网红,那么石黑浩教授打造的Erica则凭借美貌和才华摘得了机器人界第一女主播的头衔。从本质上讲,Erica与Sophia同属交互机器人,与Sophia“口出狂言”相比,Erica更加温婉恬静,她不仅能够识别人类,还能与人类进行对话,并自主地对人类的言语作出反应。

近日,石黑浩教授将Erica研究积累而来的对话技术搭载在了一个类儿童式机器人身上。下面就是石黑浩教授最新研发的儿童机器人ibuki。

ibuki身高120 厘米,仔细观察他的脸,你会发现通过脸部多个部位和肌肉的配合,ibuki能做出逼真的面部表情。据《Robot Start》报道,这是因为ibuki光脸部就拥有 15 个自由度。

ibuki的脖子和腰各有 3 个自由度,手臂和手腕6 个、手掌 5 个,最后下半身则为 4 个,全身总计 47 个自由度,构成了他比较灵活的运动形态。Ibuki的手指以线缆和马达连接,各个手指都能单独动作,能够抓取一些物品,还可以笔划一些手势。

ibuki 与过去石黑浩所开发的机器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下半身不是腿而是轮子。其移动装置采用了一组车轮,这个装置包括一对用于水平车身运动的偏心轮和一个用于垂直车身运动的滚珠螺杆驱动执行器。

但为了呈现犹如人类移动的效果,ibuki身体重心的移动经过了特别的设计。模仿人类的走路步伐,ibuki并不是直直、僵硬的前进,而是会摆动身体、手臂,呈现类似「八」字形的样子。ibuki藉由特殊机制,以及可自动调整动作,与人类并肩行走毫无违和感。

前面提到,石黑浩教授希望 ibuki 能像Erica一样拥有对话功能,能与人类相互沟通,这也是石黑浩教授研发这个机器人的初衷,希望它能承担“情感陪伴”这一角色。例如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ibuki的研发不仅是为了实现机器人的运动,而且是为了促进交互技术,这项技术包含了通过与人类一起行走来诱发出人类与机器人的亲和关系。

石教授的团队曾研发过一种对话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使机器人在交互过程中控制它的的语音,动作,眼神和情绪。还使用过一些技术,比如在交互过程中做各种形态的点头动作,分析对话句中的语言焦点术语然后进行回答,以及执行反应检测机制。而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和“ibuki”的研发,预计都将应用于类似社交对话机器人的其他领域的研发,例如用于提供信息,生命保障和人类学习支持。

Ibuki并不是石黑浩教授打造的第一个儿童式机器人,他曾在2002年以自己的女儿为原型,创造了第一个超仿真机器人ReplieeR1—R for Risa(石黑浩女儿名为Risa)。

还有外表像小孩又有些逗趣的对话机器人CommU。圆滚滚的大眼睛会眨和转动,能童言童语地撒娇,比如“肚子好饿喔,请帮我充电嘛”,还有关心与问候“今天工作辛苦了”、“今晚有点凉,睡觉时记得保暖喔”等等。

石黑浩教授20年来打造过30多款人形机器人,无论这些是否存在“市场痛点”,为人们生活所需求,诚然,它们都是他对机器人的执着和追求的体现。为了让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进行交谈,石黑浩教授也一直在做努力。

石黑浩教授曾展示过一个女机器人被人突然打一下的应激反应——很平静地转头望着打她的人,石黑浩教授表示这不是他想要的,机器人应该感到愤怒,就像一个人类女性应该有的反应和情绪,这需要与心理学家、认知学家、神经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合作。

推荐阅读

访问访谈

工程院院士 蔡鹤皋丨北航教授 文力丨深醒科技 袁培江丨深之篮 魏建仓丨 大然科技  张春松

企业报道

一飞智控丨深醒科技丨发那科丨柔宇科技丨优傲机器人丨宇树科技丨臻迪科技丨iRobot

前沿技术

①工业缝纫机器人丨无人智能采矿机器人丨中国饺子生产线自动化车间MIT 建筑机器人

②服务索尼机器狗 Aibos叠衣机器人 FoldiMate日本 骑自行车机器人有触觉机械手 LUKE丨达芬奇机器人丨机器人乐队丨空中飞车丨日本护理机器人合集

③特种  丰田人形机器人丨水下机器人 探索号丨俄罗斯人形机器人 FEDOR丨美国重型机械 Guardian GT丨波士顿动Atlas 360度后空翻丨中国四足机器人 Laikago丨北理工 四轮足机器人丨佛罗里达研究院 “机械鸵鸟|大然  变胞机器人

④仿生3D打印 仿生机器人 丨东京大学 流汗人形机器人丨柔性电池丨哈佛 柔软肌肉哈佛 RoboBee

往期讲座

英特尔 宋继强博士| 中民国际 刘国清丨陈小平教授|驭势科技 姜岩浙大 熊蓉教授|长江学者 孙立宁丨上海大学 无人艇专家团|新松总裁 曲道奎北航 王田苗教授|863专家 李铁军教授北邮 刘伟教授|清华 邓志东教授丨清华 孙富春教授|天津大学博导 齐俊桐丨哈工大 杜志江教授|长江学者 王树新丨甘中学教授| 硅谷创客 赵胜 温馨提示

意向合作,文章转载, 均可联系堂博士

商务合作:13810423387(同微信)

内容合作:15611695072(同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