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灵敏弓箭手”行动:有限的报复,美国人极少的理智时刻(Operation Nimble Archer):1987年10月18日,炸毁伊朗3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以报复伊朗攻击冒充美国财产的科威特油轮“海岛城”号的行为。事件发生后美国声明,称这次袭击是“合法行使自卫权”,并且是对伊朗从波斯湾北部的法奥半岛发射“飞鱼”对重新标记的科威特油轮的攻击所做的“有针对性的回应”。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官方代号】“挚诚意志”行动

【英文名称】Operations Earnest Will

【媒体称呼】油轮战

【密级】无

【发起者】美军

【运作进程】1987年7月24日至1988年9月26日

【目的】攻击波斯湾伊朗的石油钻井平台,以震慑两伊袭击第三国油轮的做法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挚诚意志”行动及其后一系列行动的发生地——波斯湾

【背景】

伊拉克于1980年9月袭击伊朗,揭开了一场持续8年的战争。到1982年,已有10万多人死亡。这场战争每月花费双方10亿美元,并摧毁了两国的石油工业。

越来越疲惫的双方为了有体面的下台阶机会,纷纷把目光投向穿梭于波斯湾的油轮,打击这些油轮,就可以将两伊战争迅速国际化,使国际社会因为无法承受无辜的代价而更多地关注两伊战争,从而出现更强烈的外交与政治解决方案,寻求更好的结束方式。

于是,敌对的两国心照不宣地把屠刀挥向了毫无反击之力的油轮,一时间波斯湾的油轮风声鹤唳,世界油价随之剧烈波动。

在所谓的“油轮战”中,两个交战国都对穿越海湾的中立商船发动攻击,这促使以石油出口为财富来源的几个海湾弱小国家纷纷寻求外国海军的保护。

1984年3月,伊拉克在其自行宣布的1126公里的海上禁区内开始了持续的海军行动,从阿拉伯沙特港一直延伸到伊朗的布什尔港;

1981年,巴格达袭击了伊朗港口和石油设施,以及来往伊朗的中性油轮和船只;

1984年,伊拉克使用法国超标准战斗飞机,装备“飞鱼”反舰导弹,扩大了所谓的“油轮战争”。中立的商船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目标,而远程“超级埃特达德”号在更远的南方飞行。仅在1984年,就有71艘商船遭到袭击,而在战争的前3年,只有48艘。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飞鱼”反舰导弹

伊拉克加快速度的动机包括希望打破僵局,可能是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从而迫使德黑兰进入谈判桌。然而,伊拉克一再的努力未能使伊朗在哈尔格岛的主要石油出口码头失去运作。

伊朗进行报复,5月13日袭击了巴林附近的一艘科威特油轮,5天后又袭击了沙特阿拉伯海域的一艘沙特油轮,明确表示,如果伊拉克继续干涉伊朗的航运,海湾国家就不会安全。

这些持续的袭击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减少了一半,海湾地区的航运减少了25%,导致伦敦劳合社提高了油轮的保险费率,并减缓了海湾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供应。

此外,沙特在1984年决定击落入侵沙特领海的伊朗“幻影”飞机,这一决定在结束两个交战者试图使油轮战争国际化的努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幻影”

伊拉克和伊朗接受了联合国于1984年提出的暂停对民用目标进行炮击的提议,德黑兰随后提议延长暂停的期限,将海湾航运包括在内。

但伊拉克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除非该提议包括他们自己的海湾港口。不仅如此,伊拉克在提议生效后很快就开始忽视暂停禁令,并在1986年和1987年加强了对伊朗和伊朗石油出口设施的油轮的空袭,甚至攻击了属于波斯湾保守的阿拉伯国家的船只。

作为回应,伊朗对为海湾阿拉伯港口服务的船只的攻击升级。

由于科威特船只在这些报复性袭击中占了大部分目标,1986年11月1日,非好战但偏袒伊拉克的科威特宣布:将寻求对其船只的国际保护。

苏联首先作出回应,同意在1987年初向科威特租赁几艘苏联油轮。

科威特首先与华盛顿接触,并推迟了其决定,华盛顿最终听从了莫斯科的领导。

1986年12月,科威特政府要求里根政府派遣美国海军保护科威特油轮免遭伊朗袭击。美国法律禁止使用海军船只护送外国国旗下的民用船只,因此科威特船只重新登记在美国国旗下。甚至在护航行动正式开始之前,人们就已经清楚波斯湾的行动有多危险。

1987年3月7日,美国提出重新装备11艘科威特油轮——实际就是将油轮登记为美国资产,并由美国海军提供保护。

虽然有丧权辱国之嫌,但弱小的科威特毫无办法,只能忍辱接受。

1987年5月17日,一架伊拉克“幻影”攻击机向“斯塔克”号导弹护卫舰发射了两枚“飞鱼”导弹,重伤“斯塔克”号,杀死37名船员,并伤及21人。伊拉克政府事后道歉,声称“飞行员失误”。伊拉克官员说,瞄准美国军舰是意外的。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斯塔克”号导弹护卫舰中弹

在“斯塔克”事件发生后的几周内,油轮战消停了一阵子,很快伊拉克恢复了袭击,但将袭击进一步向南移动,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也就是伊朗门口。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华盛顿利用这一严峻的事件指责伊朗升级战争,并派遣自己的船只到海湾护送11艘科威特油轮,这些油轮被美国国旗“重新包装”并有美国船员。

伊朗其实并没有直接攻击美国海军,但它使用了各种形式的骚扰,包括水雷、小型巡逻艇的打击和攻击,以及定期的逼停和搜索行动。并且,德黑兰曾多次从法奥半岛向科威特发射兔国制造的“蚕”式导弹。

作为报复,美国发起了“挚诚意志”行动,用以进一步敲打伊朗。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法奥半岛,两伊战争一个极其重要的支点

【行动经过】

1987年7月24日,“挚诚意志”行动登场。

护送油轮的美国海军军舰是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的一部分,是行动中最显眼的部分,但美国空军预警机雷达飞机提供了监视,美国陆军特种作战直升机搜寻可能的袭击者。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MH-60“黑鹰”登陆“赫拉克勒斯”号

“克洛梅林”号、“福克斯”号和“基德”号是第一批被派护送科威特油轮的美国海军舰艇。在第一次护送任务中,被重新标记为美国“布里奇顿”号的科威特超级油轮“阿尔雷克卡”撞击了一个伊朗地雷,损坏了这艘船,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布里奇顿”号在它自己的动力作用下前往科威特,美国海军的护送人员在后面跟着以避开地雷——美国部队已经在波斯湾航线上发现了十几个水雷。

在接下来的14个月里,其他美国军舰承担了护航任务,包括“克劳克林”号、“塔赫”号、“画廊”号、“科普兰”号、“尼古拉斯”号、“密苏里号”和“提康德罗加”号。“提康德罗加”的舰长吉格装备了声纳以寻找水雷。

其他参与“挚诚意志”行动的美国海军舰艇,由美国海军第7舰队指挥,该舰队主要负责波斯湾地区的作战行动。“挚诚意志”行动中使用的众多船只主要包括战舰战斗群、航母战斗群、水面战斗群以及太平洋第3和第7舰队和地中海第6舰队的船只。他们通常在海湾地区和附近作战,以进行部分6个月的正常部署。

这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第一次战术行动,包括海军海豹突击队、特种艇队和第160特种作战航空空降团(“夜行侠”)飞行员一起工作。

1个月内,3艘油轮撞击水雷,美国海军被迫使用直升机进行扫雷行动。

那年夏天晚些时候,美国军队在国际航线上部署水雷时逮捕了伊朗矿工阿杰尔,美国直升机击退了伊朗快艇的攻击。

10月16日,伊朗军队袭击了“海岛城”号重装油船。

美国地面部队摧毁一个伊朗武装石油综合体,以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美国国旗的油轮。

10月19日,美国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幼兽”号、“霍尔”号、“基德”号、“莱夫特威克”号,针对波斯湾石油公司在波斯湾的海上钻井平台,发动了一次袭击。“拉萨拉特”和“雷斯哈特”平台位于伊斯兰共和国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们是大量石油装置的一部分,涉及伊朗商业石油工业必不可少的100多口生产井和平台。

当天,美国海军部队发布了一则军事打击的无线电警告信息,这是对大规模石油设施平台上人员的警告,要求在20分钟内离开,警告涉及伊朗商业石油工业必不可少的100多口生产井和平台。

14时,美国船只开始使用5英寸的炮开始轰击——这是当时波斯湾最大的海军炮兵。袭击持续了90分钟,并使用了超过1000发子弹。

华盛顿对此进行了报复,10月19日摧毁了“罗斯塔姆”油田的一个石油平台,并利用美国海军的海、空、陆(海豹突击队)在附近炸毁了第二个平台(“灵敏弓箭手”行动:有限的报复,美国人极少的理智时刻)。

由于这次袭击,一个平台被彻底清除,“罗斯塔姆”平台被摧毁了90%,导致基础油田的石油生产完全停止。

事件发生后美国声明,称这次袭击是“合法行使自卫权”,并且是对伊朗从波斯湾北部的法奥半岛发射“飞鱼”对重新标记的科威特油轮的攻击所做的“有针对性的回应”。

同时,美国也加紧政治解决,华盛顿在制定联合国安理会7月20日一致通过的关于海湾战争的第598号决议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然而,当德黑兰拒绝该决议时,西方试图孤立伊朗的努力受到挫败,因为该决议不符合其要求,即伊拉克应因发动冲突而受到惩罚。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基德”级导弹驱逐舰

【后续】

1988年初,海湾是一个拥挤的战区,至少有10个西方国家的海军和8个区域国家的海军参与了波斯湾地区巡逻,这是每周发生船只瘫痪事件的地点。

另一个是遭袭船只的修复问题。船只就近在阿拉伯船舶修理场,但是巴林的阿拉伯船舶修理厂及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迪拜的同行,因为自身的维修能力限制,无法跟上这些袭击中受损船只的维修需求。

正是在“挚诚意志”行动及“灵敏弓箭手”行动:有限的报复,美国人极少的理智时刻期间,“文森斯”号于1988年7月3日击落伊朗商用“空中客车”A300B2-202客机(伊朗空中航班655)后,将其误认为是伊朗的F-14“雄猫”。共有290名平民乘客罹难,包括66名儿童。

1996年2月22日,美国同意向在“击落伊拉克民航事件”中丧生的248名伊朗人支付6180万美元的赔偿金(每名工资收入30万美元,非工资收入者15万美元)。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F-14“雄猫”

【关联性】

“挚诚意志”行动属于具有战略意味的战术行动,仅仅用以威慑敌方,而不是血战。

“挚诚意志”自身没有行动序列,但却是美国在海湾侧面介入两伊战争“行动5部曲”的第一曲,而且与后三部曲在时间角度上重合:

“最佳机遇”行动(Operation Prime Chance):1987年9月21日,一项秘密军事行动,旨在阻止伊朗军队攻击波斯湾航运;

“灵敏弓箭手”行动:有限的报复,美国人极少的理智时刻(Operation Nimble Archer):1987年10月18日,炸毁伊朗3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以报复伊朗攻击冒充美国财产的科威特油轮“海岛城”号的行为;

“渴望冰川”行动:两伊战争尾声时期,美国的临门一脚(Operation Eager Glacier):1987年-1988年,用飞机侦察伊朗的秘密行动;

“祈求螳螂”行动:一颗“知心”的水雷解开8年的殊死血战之结(Operation Praying Mantis):1988年4月14日,报复因撞上伊朗水雷而受损的“塞缪尔·B·罗伯茨”号护卫舰。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影响】

“挚诚意志”行动“挚诚意志”行动,美国共出动了1艘航空母舰、1个两栖运输码头、4艘驱逐舰、1导弹巡洋舰及3艘护卫舰。对于两伊“油轮战”的震慑作用有一定作用,但极为有限,因为两国并没有因为美国海军的介入而停止“油轮战”,只是美国船只受的威胁要小的更多。

“油轮战”的影响,主要是国际油价,进而传导进所有工业产品及服务业,这对世界经济不是好事。

“挚诚意志”行动,美国共出动了1艘航空母舰、1个两栖运输码头、4艘驱逐舰、1导弹巡洋舰及3艘护卫舰。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评论】

“挚诚意志”行动是世界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客观地说,“挚诚意志”行动还是为各国油轮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包括中国在内,进口石油并未受到毁灭性冲击。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代号说明】

“挚诚意志”,清晰地表明了美国的态度:忍无可忍。

当然,这种发狠,也只是美国人的独角戏,伊朗人并没怎么鸟它。


“挚诚意志”行动:二战后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护航行动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请劳动您宝贵的小手指,或关注、或评论、互收藏、或转发,这将成为坚定“历史脉动”为您地提供各类行动计划不竭的强大动力。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