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满庭芳·静夜思》。稍微有点药草常识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首嵌着中药名的词,细数便知,词中有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磺)、黄柏、桂枝、从容(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宿(缩)砂、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二十五味中草药。作者十分巧妙地运用药名,表达了对久别妻子的相思之情,堪称词中一绝。

中医和中国武术、京剧、书法并称中国四大国粹。中医的核心治疗药物就是中草药。我对中草药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不只是它的一些药名包含着中国人的认知和愿望,更重要的是构成它的那些花花草草、虫虫籽籽能治百病的神奇性,体现了中国古人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医学智慧。在这些中草药中,其属性、形色以及生长条件决定了药的特性和治疗方向。正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中医用外在表现来推导内在规律,用药物形色来辨识药性;从药物生长环境的特点,用取类比象的原则,演绎其在人体中可能的作用机理。这些自然辩证的哲学思想,反映出中国古代先民朴素的唯物观和认识论。

细细思量,许多中草药都符合“以形而治,以性而疗”的传统中医思想。譬如,“花叶能升散,子实专下行;根茎能滋阳,枝皮解表热;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脓。”就是根据药草的形象特征来治疗疾病的。“色红主攻瘀,色白清肺宫;味苦能泻火,味甘可补中。”这是依照药草的颜色和味道来决定药理的。蚂蚁是大家熟知的一种小动物,它在中医中被视为治疗风湿病的良药,就是根据它走窜力、搬运力强以及抱团作战的顽强精神,推导其具有通经络去风湿的作用。这种药在中医上属走窜类药,其特点为善动不居,走而不守,作用广泛,凡人体脏腑、经络、骨髓、皮毛、孔窍等无所不至,其性味多辛温或芳香。

再譬如《本草经读》中对浮萍一药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水萍生于水中,其叶入水不濡,是其所能敌水也。故凡水湿之病皆能治之,其根不着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主皮毛之病。”这是古代医学通过药物生长的环境,产生对其药用价值的另一种认识观。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辨识歌诀:“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清补中药深山谷,通络藤本密林窝。”我为何这样喋喋不休地谈论中草药的特性与神奇功用呢,是因为在我的眼中草药如人,其药性即人性,其药理为世理,环境不同,则形色不一;形色不一,则性情有别;性情有别,则处事存异。

小时,我随父亲去了一家中药铺,一件朱红色的老式中草药柜,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那药柜没有抓药的大夫个头高,好多小方抽屉的四方写着药名,中间的拉环吊在一枚古钱上,十分惹眼。我看到医生拉开抽屉,抽屉里的四格药匣分别装着四样不同的药。由此,我想到这个中药柜其实就是一个中草药的大家庭,就像是我们一个村子,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每一户就是一个木质抽屉;抑或是一个大单位,每一个药斗就是一个重要部门,起着不同的作用。

后来,我知道中药柜一般其高不过鼻,其宽不超臂,横七竖八地排列着五十六个抽屉,有着“平视观上斗,展手及边沿”的特点。下面我就拉开药斗,取出几味药,说说它们的故事,从中领略本草的生命春秋。

防风与防己

“一阵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纸防风来。”这是一副中药对联,不闻药味,但见情深意浓。故纸防风,防的自然是秋冬之寒气,一旦浸入人的体内就会出现风寒、风湿病症。何以解之,必用防风之药。防风者,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性缓质润,微温而不燥,味甘而不峻,辛散而窜,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故名防风。

幼时,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得多。由于衣服单薄,或者无贴身之内衣,伤风感冒乃司空见惯。染之,我们喝一碗白开水,睡在热炕上用棉被捂住全身,出一身通汗,病就走了。如果身上起了风屎,奇痒难挨,那必须得治治。风屎,就是医学上说的寒性荨麻疹,是因人体遇冷皮肤上突然出现一片片的红疙瘩,状如风团,俗称风屎。起了风屎后,母亲就找来防风和艾叶两种药草放在锅里煮,开水里煮几分钟后就倒在一个瓦盆里,用布头蘸着为我擦洗,反反复复擦洗几遍,如此擦洗几天,就慢慢好了。因此,每年夏季我们都会在山坡上寻找防风。防风草叶排连片,状如羽毛,开伞形白色小花,花如满天星,根像苜蓿根深入土中,挖起来很费劲。许是它的根埋得深的缘故,才有了镇痛祛风之功效。

艾在自家后院生长着,大约一米见方,每年端午节母亲就会用镰刀割掉,然后晒干。母亲说,五月五是割艾的日子,只有这一天割下的艾最具药效。我虽不知其因,不过这一天家家割艾,也有在大门上插艾驱邪的风俗历来已久。有道是“以艾为犬,以蒲为剑。”用艾看守家门,足见其威慑之力。如此我便知防风与艾叶可治风屎,是因为它们就像民俗中的秦琼、敬德,是一对把门厉害的门神,一切歪风邪气都会视之远遁。

防风虽弱不禁风,一个大风就能将它们刮到。但风过去了,它们又会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抬起头继续着风雨的日子。也许正是这种顽强意志造就了它的防范功能。

由防风我想到了另一味草药——防己。

明末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对防己这样记述:“防,防御;己,己土。此得水用,不令土有少犯,然性流离解散,当善驭之,则为通剂之巨擘。防者障也。己者我也。我立则畛畦分矣。故绩平水土为独革,一曰解离,一曰石解,谓根文作车辐解,当以离丽解散为己任,七方之急方,十剂之通剂也。然其气平,故风寒湿热,四气咸宜,若温疟诸痫,乃阴阳舛错,严御其防,阴阳仍两间矣。”卢之颐对防己的论述可谓精辟至极。防己虽属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但和防风一样药用其根,祛风止痛,所不同的是它以离丽解散为己任,利水消肿。如果说防风是昭示人们防外界风雨之侵蚀,那么防己则是告诫人们保护自我,以防自身水土之流失。

舅舅是一位老中医,改革开放后,行医政策宽松了,不出家门每天求诊问疾的人络绎不绝。表弟想在家门前开一个小药铺,舅舅开了药方病人就可以现场抓药。这样,既方便了求医者,又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舅舅却说:“中药里有一味药叫防己,就是提醒行医者不要心存杂念,以一己私利,而迁过于人。我们开了药铺,势必就要照看着药铺的生意,因药铺的经营而多开两服药,见药铺没这种药而少开几味药,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不但不会积善行德,反倒会砸了自己的牌子。”舅舅的一席话并没有让表弟就此打退堂鼓。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央求亲戚朋友劝说,可舅舅依然固执己见。表弟只好收了此心,但心中始终不悦。

从此,我便知道了防己药名还有这样一说。

当归 · 远志 · 独活

快到年终了,在岷县打工的弟弟当归了。来时给我带了一大包切片当归,药味很重,置于阳台之上,整个客厅都药香浓郁。

我知道岷县被誉为当归之乡,那里生长的当归历史悠久。成书于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就已记载,言当归“生陇西,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具有调经补血、润燥滑肠之效。唐朝时,岷县附近叫当州,因唐以前这一带为烧当羌族居住之地。当地特产一种香草叫蕲(qi),就是当归。古代蕲与归发音相同,所以又叫当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当归药名从药性的外延上作了注解:“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当归由于药名的抒情性,有不少文人借当归而抒怀。宋代陈亚的《生查子·药名闺情》中就有“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志)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明代冯梦龙的《桂枝儿·爱》中写道:“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都道出了闺中女子情深意切、幽怨缠绵的思夫之情。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作了一首散曲“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开书染病》:“寄简帖又无成,相思病今番甚。只为你倚门待月,侧耳听琴。偏有那扁鹊来,委实难医恁。止把酸醋当归浸,这方儿到处难寻。要知是知母未寝,红娘心沁,使君子难禁。”文中用了当归、枳实、知母、红娘子、使君子等药名,以隐语双关的手法写张生相思成病、心急难耐的心态,曲文含蓄,妙趣横生。

在古代以药物寄情言志的事例很多。《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曹公闻太史慈名,遗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遗书文无,只贮当归,故当归被称之为“文无”。西晋崔豹在他的《古今注》说:“古人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芍药一名将离故也。”也就是说在古代,人们“离别时,赠之以芍药;相招时,寄之以当归;拒返时,回之以远志”,似乎已成习惯用词。于是,一些药品常被入诗,如唐代张说《代书寄吉十一》诗:“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宋代辛弃疾《瑞鹧鸪》词:“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清代钱谦益《瑶台歌》:“相思难避如逃疟,一味文无是良药。”诗中以当归或文无寓示离人归来。

三国时期,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邓艾进攻蜀国,蜀主刘禅荒淫昏庸,开门投降。这可把坚守剑阁的姜维陷于两难之地,欲降不愿,欲战不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假降钟会,待机重振蜀汉。还在姜维坚守剑阁时,司马昭派人抓去了姜维的母亲。当姜母后来得知儿子率兵投敌时,气得大骂“逆子无道”,并写了一封斥责姜维的信,偷偷叫人送去。当姜维看到家书后,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照实对母亲说吧,难免坏了大事,枉费一番苦心;不实话实说吧,又不忍母亲为此伤心。姜维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一个绝妙方法,以明心志。于是,他包了两包中药,一包是远志,一包是当归,托送信人带回去给老母。真是知儿莫若母,姜母一看,心领神会,完全理解了儿子的用意,原来儿子胸怀远志,打算重振社稷,让失去的江山重归蜀汉。为了能使姜维毫无牵挂,一心救国,她自己竟撞墙而死。

远志和当归常常在一起表明英雄的心迹。远志是一种能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中草药,功在益智强志,其文学性很强的名字给了它不同凡响的精神价值。

有一种草叫独活,南北朝名医陶弘景说它:“一茎之上,不为风摇。”故名独活。一种原本卑微的草,处身自然界,而不受自然事物所左右,独处一地,超凡脱俗,修成善果,以其药性善行的品质为人们去除病痛,带来福祉。也许独活本身从没有想过独活于世,反倒流芳百世。从《神农本草经》始载,几千年过去了至今仍以其味辛苦、性微温的药用属性,为病人祛风湿,止疼痛。独活的根与当归十分相似,一些地方把它称为土当归,肉眼很难分辨,特别是以饮片形式存在时不易区分。二者虽皆为草药,相似度很高,但药性不同,药味有别,比如独活活血当归补血,独活尝之先苦辛后麻辣,当归则先苦辛后微甜。两味药就像其名字,一个当归了,一个仍旧独守着;苦辛之后归来者的生活滋味自然甜了,坚守者的日子依然是麻辣风味了。

人生一世,必立远志,但当归则归,不要独活风尘之中,让亲人愁肠百结。

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国中药杂志微信(CJCMMYC)平台编校发布,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公众号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稿,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稿酬丰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继续给大家推荐《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第2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目前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