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之所以被欧美视为列强,全在于康熙领导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让欧美惧怕了中国百年。这来之不易的条约,不仅代表中俄战争中中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更是打响了中国大清朝的名号,欧美列强通过这场战争意识到遥远的中方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相反,它还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曾这么说过。

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我们难免害怕有朝一日战争会降临在自己所生存的时代,殊不知,在一战二战中,几乎全世界的人民都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而在遥远的中国古代,更是战乱频发,不仅存在着内忧,还有不少的外患。可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数不胜数的英雄志士名流千古,我们才能领略到古人关于战争的智慧与勇敢!

说起康熙,你会想到什么呢?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代明君严父?一生勤政?还是八岁登基十六岁擒鳌拜?除了这些惊为天人的功绩,康熙帝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之所以被欧美视为列强,全在于康熙领导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让欧美惧怕了中国百年。

八岁登基——先除内忧,再解外患

年仅八岁,康熙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想而知年幼的他手上并没有多少实权,他父皇为他留下来的不仅有皇帝的宝座,还有四个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大名鼎鼎的鳌拜。

毋庸置疑,表面上辅佐幼帝,背地里却都在暗中勾结,渴望得到更多的权力,这其中,鳌拜的表现尤为突出。鳌拜作为四辅臣之一,企图把持朝政,控制皇帝,并且逐渐成了四辅臣之首,甚至逐渐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横行霸道,处处越位夺权,而很多大臣顾及他的势力,并不敢出手反抗。

面对鳌拜的所作所为,康熙表面上没有什么举动,却在心里规划的一清二楚。俗话说得好,得意容易忘形,乐极更是容易生悲,以为世上没人敢与自己作对的鳌拜对所有人放松了警惕。在一次上朝中,大臣们讨论一些政事后,康熙突然命令侍卫将鳌拜逮捕,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面对众大臣们的上书弹劾,康熙并没有处决了鳌拜,而是将他的至亲心腹全部处死,身处大牢的鳌拜知道自己再无东山再起之时,不久后在牢中死去了。

康熙的对手——阿列克谢耶维奇

早在明崇祯十六年,沙俄就派人入侵,并且杀食了很多族人,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让人不寒而栗,黑龙江地区的人们更是称他们为“吃人恶魔”。清朝建立以后,黑龙江等地区也算是安稳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后,沙俄又开始不安分了。

康熙帝所面临的对手也不是一般人,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俄国历史上的两位大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对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使俄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大国之一。而这位大帝手中的皇位也是在年少时拼命夺来的,无论是勇气还是智谋,他都过于常人。

带兵亲征的他失败后立马就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并且组建了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舰队,实力不容小觑。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康熙帝并没有轻举妄动,他先是多次派人去交涉以及警告,发觉这样做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后,康熙帝开始以狩猎为理由派人前往查看地形与敌情,做好围剿的准备。

一战成名,欧美列强为之震撼

眼看着警告并没有用,边境的百姓依然苦不堪言,康熙帝认为是时候有所为了。1683年9月,清军把黑龙江下游的沙俄军建立的据点全部捣毁,自此,雅克萨变成了一座孤城,真可谓是一举拿下!

两年后,康熙派人去收复雅克萨,沙俄军的首领托尔布津更是在这场战役中被击毙,为了彻底拿下这一战,清军将雅克萨附近的地方都包围起来,防止沙俄派出的援军前来反击。最后,826名沙俄军只剩下了66个,俄方不得不提出休战议和。

沙俄的摄政王索菲娅特意发出议和信,在1689年中俄双方在尼布楚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件条约里明确规定——格尔必齐河等地区是东段的边界,拥有护照的人民才能自由来往。然而,谈判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俄国人并不愿意将雅克萨交出来,并出兵将雅克萨包围起来。

可是这时尼布楚周围的居民竟然爆发了起义,因为他们十分不满沙皇的统治,就这样,尼布楚旁边的居民连同清军一起围攻尼布楚,结局可想而知,俄军大败!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害怕再次发生战争的俄国使臣不得不再次发出停战议和的请求,并且心甘情愿签下了《尼布楚议界条约》。这来之不易的条约,不仅代表中俄战争中中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更是打响了中国大清朝的名号,欧美列强通过这场战争意识到遥远的中方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相反,它还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从此以后,在西方人眼里清朝也被算入了强国之一,百年来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很喜欢《三国演义》的开篇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清朝在各个优秀帝王的带领下,也算是辉煌一时,可自负的大清王朝却还是下错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棋——闭关锁国。

当欧洲列强都开始各种工业改革时,大清王朝却还是认为只要将自己封锁起来,别人就不可能入侵自己,这种想法放在现在固然是可笑的,但那时的清朝两耳不闻窗外事,自认为自己依然很厉害,是听不进任何劝诫的。

闭关锁国的后果众所周知,不仅仅大清王朝因此覆灭,中国子民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抗战的场面我们虽然无法亲眼看见,却也能体会到当时同胞们的痛苦与不堪。

人生就像一盘棋,既要走一步算一步,又要遵从路数,而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呢?走一步好棋可以强大自己,而走错一步棋,则可能全盘皆输。康熙帝领导的一场战争让欧美列强惧怕了中国百年,最终却毁在了闭关锁国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