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萨摩亚史上首台开颅脑外科手术圆满成功。该手术由首批中国援萨医疗队队长、吉大一院神经外科洪新雨医生带领由国际医生组成的医疗队完成。据当地医护人员介绍,萨摩亚史上从来没有做过开颅手术,脑外科所有用具都没有。为了顺利完成手术,洪新雨迎难而上,大胆创新,自己设计手术器械,成功完成首例开颅手术,填补了萨摩亚国家历史的空白。

手术历时4个小时,克服了器械短缺,流程不熟悉等困难。医疗团队成员真正来自五湖四海,术者洪新雨中国籍,麻醉师新西兰籍,一助萨摩亚籍主治医师,2助学生澳大利亚籍,台下巡回护士澳大利亚籍。手术之前的“三查七对”非常详细,每个人都进行了自我介绍,畅谈了对手术的了解及手术时间,可能遇到的问题,体现出对手术的严谨态度。由于是萨摩亚国内第一台脑外科手术,所以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学生和医生占据了整个手术间。

术后,洪新雨介绍,神经外科是一个极为精细,复杂的学科,也是所有外科中对手术器械要求最高的学科,很多的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但在这次手术过程中,很多器械都没有。如脑棉这种在国内最为常见的辅助材料,这里的护士根本就没有见过。只好利用现有的纱布剪成条状应用,这样的器械短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多次出现。洪新雨利用现有条件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止血,控制出血量在200毫升以内,手术历时时间也在4个小时内及时完成。手术技巧和临危处理能力,受到在场多国的医生的一致赞许。事后,当洪新雨在医院遇见当地医生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实习学生时,他们都问:您是那位在这里完成首例脑外科的中国医生么?在确认之后,纷纷赞扬,并表示想到中国学习的愿望。

这是一个缺医少药的国度,很多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是疾病的晚期。这里没有核磁,没有病理科,没有电动开颅器具,临床药物缺乏,天气炎热潮湿,很多人各人生活卫生条件差,热带疾病高发,感染患者非常常见,控制不及时。多国的医生来这里进行医疗援助。我院的首批医疗队员,凭借着优秀外语沟通能力,扎实的临床业务,受到被援助国一致好评,所有队员都为能成为首批援外医疗队员而感到自豪,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继续以高质量的医疗水平,提高当地治疗水平,解除病痛。

业内医护人员和网友们纷纷点赞祝福:“这就是21世纪的白求恩精神。”“在国际医疗援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