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升学季,河南周口市文昌中学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深情鞠躬,向台上的老师们表达谢意。随后,孩子们走上台前,和老师热情相拥,把鲜花送给自己的师长。周口市文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用这种方式感恩老师,拒绝各种红包酒席性质的“谢师宴”“升学宴”。(8月6日大河报)

每年的7月到9月是“谢师宴”的爆发期,甚至催生出了“学有所成”“前程似锦”“鹏程万里”等菜宴系列。2017年升学季,深圳各地“谢师宴”预定火爆,甚至幼儿园家长也设宴,这让“谢师宴”笼罩在庸俗和金钱的阴影下。

感恩老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这引起了网友的争议。有网友表示“应继续维持谢师宴”,而笔者认为,真情谢师远比形式更重要,更能打动人心,感恩老师不应把物质作为衡量标准,而要发自于内心。文昌中学的学生用鞠躬、拥抱、鲜花等朴素方式向老师表达谢意,行虽简但情很深,足以让老师们欣慰、感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成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每一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坚守道德的高台,不流于世俗的声色犬马中,不成为物质的附庸。从这点看来,真情谢师比宴请更能打动老师的内心。学生应转变旧观念,把对老师的感谢转化为传承师德的动力,让感恩回归本真和朴素。

永嘉上塘中学学生用“电话表谢意”,“微信送祝福”表达感恩之心;培才高级中学借读生高考后兼职获免费洁牙卡回报恩师……这些事例说明,学生在高考后感谢老师的愿望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也能够用正确方式去感恩教师。学生用文明、朴素、高雅的行为方式去传递对老师的感恩,既不会让老师、家长左右难堪,也会让老师明白学生们的真情。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但学生不应把“谢师宴”当成感恩的必要形式,因为真正的感恩在于对老师知识的传承和道德的延续,它流露于真情,而不局限于方式。

文/李林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