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限制女性深夜使用顺风车这一策略,反映滴滴的逻辑是:如果女性夜间使用顺风车不安全,就禁止女性使用。如果滴滴想要真正解决顺风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做的应该加大成本投入,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是惩罚女性,让她们在深夜时间段得不到和男性同样的出行便利。

滴滴顺风车时隔天435天后“复出”,却再次伤害了女性?

11月6日,滴滴顺风车宣布将于20日恢复运营,第一批城市为哈尔滨、太原、北京、石家庄、常州、沈阳、南通。针对安全问题,滴滴决定,个性化头像、性别等涉及用户隐私的相关信息会永久下架,试运行期间打车时间为5点到晚上11点,而女性则只到晚上8点。

晚8点后不再为女性乘客提供服务,滴滴此举被指性别歧视。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今日头条发文回应,自己作为一个资深女白领,也觉得顺风车产品功能对女生来说不太好用。“给朋友们心里添堵,心里也是觉得挺凹糟的。”目前还在试运行,恳请大家多给一些时间,也欢迎在即将上线的产品功能评议会上多提建议。

大V@弦子与朋友们评论,滴滴此前出事和女性几点出门坐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被杀害的是女性,被限制出行的依然是女性,这过于无耻了。

从之前发生的情况来看,滴滴这一平台上伤害女性的事件频出。主要原因有四点:准入门槛的审核不严,平台对投诉处理延迟,对骚扰行为缺少惩错机制,对异常行程的无监控无作为。和女性在几点出门坐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滴滴想要真正解决顺风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做的应该加大成本投入,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是惩罚女性,让她们在深夜时间段得不到和男性同样的出行便利。

限制女性深夜使用顺风车这一策略,反映滴滴的逻辑是:如果女性夜间使用顺风车不安全,就禁止女性使用。

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女性在夜间出行不安全,就禁止女性出行;如果女性出入娱乐场所不安全,就禁止女性娱乐;如果女性单独出远门不安全,就禁止女性出远门;如果女性在高校、职场遭遇性骚扰,就禁止女性入学入职。

如果女性妥协于这样的逻辑,她们将获得并不是安全,而是越来越狭窄的自由,越来越禁锢的空间。

不少网友认为,这一规定公开歧视女性,出于安全目的限制女性打车时间,纯粹是“自欺欺人”。

@可乐乐乐了:当时直接导致你们下线整改的乐清女孩遇害事件可是发生在白天啊!不想着提高顺风车门槛、把关司机素质、设置紧急报警渠道,却强行要求女乘客让步,下次如果再有人出事是不是就直接规定只为男性提供服务了?

@在路上吹风: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女性选择不用和能不能用是两种概念。既然无法合理解决隐患,就不要上线顺风车,既想享受蛋糕,又不想承担责任,滴滴这招不太行。

@Q仔抓娱:这一举动令人反感,这么大一个公司用来保护女性乘客的方法居然是限制出行,而不是严加管控顺风车司机资质。本末倒置可笑至极!

也有网友认为,限制女性乘车时间也是一种保护手段,虽然有可能对一部分人造成不便,但大家也应该理解。

@爱国刘先森:又想便宜坐车,出事了骂平台,平台为女生考虑,又被喷歧视女性,感觉滴滴好难。

@假装在金华:有时候限制也是一种保护!就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真的有女乘客需要夜间出行,可以拉个身边男性朋友一起就行了。

@食色性也矣:为了女性好,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这就是歧视女性吗?按照你们的逻辑,晚上八点以后,男士接不到女性乘客是不是也歧视男性了呢?难道所有男性都有犯罪心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