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实同学乙对那个楼盘并不看好,但又想到他和同学甲都不是绵阳人,在这个城市朋友熟人又少,与同学甲同住一个小区,多少有个照应,也就勉强下了单。你曾经因为别人劝你买房、跟风买房买到烂尾房或后悔终生的房子吗。

撰文:峥嵘

本是别人的家事,按说不该宣扬。但说明了一个道理,值得绵阳购房者思考并引以为戒,所以隐去当事人姓名拿出来说一说。

80后王武,在绵阳高新区某机械厂打工多年,一直租房子住。

2017年4月,他看中了普明片区一楼盘的房子,春节的时候才4000+,一下子涨到6000+了,急得没办法,后悔春节期间犹豫了一下没下手。左右为难的时候,好心的哥哥跑来挡住他坚决莫买。

理由是:一、两个多月涨两千,哪有什么天理,这是炒起来的,谁买谁吃亏;二、弟弟月收才4000多元一月,这么多年才攒下20多万元,买了房子,每月几大千的按揭一给,喝西北风去?况且,还有几个月的娃娃在吃奶粉。

王武觉得哥哥的话有道理,先把资金准备充足,等房价跌回去了再下手,大不了再多过一两年的租房生活。

哪知,这4000+涨到6000+只是个小高峰,到了2017年底,已经是9000+了,虽然后来略有回落,到目前来看,周边同类房源仍维持在8500元左右。

王武的肠子都悔青了。按他现有的收入,在绵阳主城区买房,几无可能。前不久,在被媳妇骂了一顿窝囊废之后,他一怒之下跑到哥哥家,一顿噼里啪啦,把哥哥的家砸了。

姐弟俩反目成仇。你说冤不冤?

还有一个购房案例,也值得深思。

同样发生在2017年的抢房时期。

同学甲买了某楼盘,动员同学乙也来买。把他买的楼盘吹上了天。

共实同学乙对那个楼盘并不看好,但又想到他和同学甲都不是绵阳人,在这个城市朋友熟人又少,与同学甲同住一个小区,多少有个照应,也就勉强下了单。

结果,这个小区烂尾了。

再后来,同学乙得知同学甲收了开发商5000元的介绍费。

同学乙气急败坏,在朋友圈指桑骂槐。

同学甲当然清楚同学乙在骂谁,也一气之下把同学乙拉黑了。

这两件事说明了啥?

一、对购房者而言,买房要有主见。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毕竟你身边的人没有几个是专业人士。即便是业界专家,也面临着市场风云变幻,没准昨天下的结论,今天又自己推翻了。

同时,买房不要纠结太多,有钱就买,理性购买,太患得患失,往往会成为市场发展的冤大头。

还有,日子是自己在过,不要老是看到别人买了哪里,自己就跟风,别人说哪里买不得,就不敢下手。每个人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交际群体都不一样,没必要花自己的钱,买一套让别人喜欢的房子。如果吃了亏上了当,还是自己买单。

二、对于旁观者而言,谨慎给别人出主意你不能保证你的观点是对的,你的选择就没有问题。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把别人拉下水。前者或许是好心办坏事,后者就是害人的房托,会让人记恨终生的。

虎眼在生活中发现,这两起失败的购房案例,在绵阳都不是个案。所以有必有给大家提个醒儿。

你曾经因为别人劝你不买房而错过了最好的买房机会吗?你曾经因为别人劝你买房、跟风买房买到烂尾房或后悔终生的房子吗?

还有,你曾经有没有干过为了几千元介绍费而去坑害你的亲戚朋友了吗?

欢迎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