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是一些年轻且富有诗书的女性的“择偶标准”。

不同时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彰显着一个时代的风貌,而民国择偶,寻觅伴侣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一、民国择偶:爱才华洋溢,慕性情开明

上世纪的50、60年代,俗语说:“不爱金,不爱银,最爱肩上有星星”,时代给了星星最高的荣誉;时间到了80年代,一心读书的文化人,成为了时代的宠儿,炙手可热,高学历的大学生人人都嫁;到了如今,房子车子似乎都盖过了眼前的人儿,年龄身高都不成问题。

要说寻觅知己,相伴一生,最真切的当属时间,还是要倒回民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无关你父母地位,不看房产几套,一愿君性情温和,通透开明,话语相投,二求身体康健,共赴余生,三愿学识出众,才华横溢。

这三愿,是民国时期年轻知识女性的首选,不受房产,家庭,地位的喧嚣条件,爱慕才华,寻找共同语言的伴侣方式,才真是恋爱自由的好处。

1930年,一名学者梁议生对择偶条件进行了问卷调查,采访了60位燕京大学的女大学生们,了解她们的择偶观恋爱观。

他发现性情第一,身体第二,学识修养第三,人数不多,但足以见得二三十年代的女大学生的心思,多是看个人才学,而非家庭背景,父母帮扶。

二、名校才子,北大师大不讨喜

从前的大学分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在北京,三十年代的北京大学,北京师大,清华大学,都属于国立大学,而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

四大名校的学子们,自然是学识高尚,但放到一起比较,在民国年轻女性的眼中,便分出来先后排名,这才有了这句“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北大老”。北大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大,甚至很多读书学子早已结婚生子。学子年龄大的印象,还可追溯至京师大学堂,新政失败下唯一保留的北大。

翻阅《京师大学堂章程》,在1902年到1906年之间,学生中大多为曾参与科考的学子,科举制的废除,让众多有志向的读书人转向各个地方的新式学堂。旧时科考不易,许多人都是一考再考,年岁较长。

“师大穷”。师大中的学子多为寒门子弟,很多有抱负却加重贫困的孩子,学取师范大学能够减除学费,住宿费,甚至承担吃饭费用,食堂供应着六菜一汤,让读不起书却想要上学的孩子提供了机会。

按照当时的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在入学时,仅仅需要交纳20元的保证金,在退校、离校毕业之时退还,并且补充人性化条款,如遇疾病灾难,随时返还。

由此,家境不好的学子,就读师范学校,自然,师大学生的印象便成了穷苦,也就在年轻女性的挑选中,只留下“师大穷”的谚语。

三、才貌双全,清华燕京为佳婿

民国的清华大学与今日不同,虽为国立大学,但同时也是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建校最初,资金来源于庚子赔款,原本是中国赔于美国的白银,在当时折合为美元约为2000多万,但美国返还百分之三十的白银,指定为建设培养教育专用的款项,这才有了清华大学。

在1911年,清华大学成为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清华读书的学子多数为了日后发展美国,学习西方的文化体系和知识。清华的教学制度,教学方式等,都在仿照西方的教育体系,相对于民国时期其他学校较为先进。

才学出众能就读清华,又能够留学美国的学子,大多家世显赫,为人处事开明大方,如此青年才俊自然成为女大学生们的择偶首选。

与清华同为“通融”的燕京大学,似乎让很多人觉得陌生,毕竟如今已经没有“燕京大学”的名字。但它其实从未消失,甚至是当今北京众多高校的前身,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作为三十年代教育体系最完备,教学设备最先进的教会学校,在建国后被分解,大多数学科被合并北京大学。甚至在后续的学科改革中,工科学院并入了清华大学。

这所教会学校由美国人司徒雷登创办,学校朝气蓬勃,作为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和中介。司徒雷登热爱中国,他用心办学,因此,燕京大学有着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平和学习环境。

如此优秀的学校,学费自然价格不菲,核算下来,包括学费住宿费医疗费用等,一年的总金额,是民国时期普通人工资的三分之二,是普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

因此,就读其中的,多为经济条件优越,而思想先进开明的学子。由于深受西方的文化熏陶,学风也是活泼生动。既有才学,又有财,这样的燕京学子,自然是民国女性眼中的最佳人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