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時,分郡治真定縣(即秦朝東垣縣)附近的四個縣爲真定國,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遷移到元氏縣(今元氏縣西北故城村趙雲路),統縣18,隸屬冀州刺史部。就在元氏常山郡故城——荷苑農莊。

傳承常山文化,

訴說千年故事,

微雨漫步於元氏常山郡故城,

與好友惠強一起感受荷塘初夏,

一幕幕文化牆帶我們走進秦漢戰火,

瞭解常山趙雲、李牧、李躬等人物,

感觸荷苑農莊的風情、風味與氛圍......

常山郡故城位於石家莊市元氏縣殷村鎮故城村。荷苑農莊就在常山郡故城中,石家莊市區沿紅旗大街至元氏縣常山郡故城村西行500米路北300米即到。

【常山郡發源】

秦始皇攻佔趙國後,設恆山郡,但範圍較小,不包括北面的恆山,治所在東垣縣(今石家莊市東)。西漢時,漢高祖沿郡置,之後爲了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稱常山郡,且範圍擴大,北至恆山南至逢山長谷一帶。不過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時,分郡治真定縣(即秦朝東垣縣)附近的四個縣爲真定國,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遷移到元氏縣(今元氏縣西北故城村趙雲路),統縣18,隸屬冀州刺史部。《史記·孝武本紀》載:“常山王有罪,遷,天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爲郡。”

【常山國】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將真定國併入常山郡,郡改稱常山國,與周圍中山國、趙國、鉅鹿郡之間的轄境發生一定變化,統縣反而減少到13,治所仍在元氏縣。西晉時期,常山郡西南分置樂平郡,元氏縣歸屬趙國,範圍進一步縮小,郡治遷移回漢初的真定縣(今正定縣)。西晉沿置,統縣減少到8,不過恆山仍在境內上曲陽縣西北。

【常山郡】

十六國北朝各代基本沿用郡治,歸屬於定州,北周改稱恆州。隋朝統一後,又稱恆山郡,統縣8,仍治真定。唐初稱恆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恆州爲常山郡,十五年(756年),常山郡更名平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廢平山郡,復置恆州。後又爲了避唐穆宗諱改爲鎮州,到北宋升爲真定府,常山不再作爲郡國之名。

【歷史文化牆帶我們走進常山郡歷史的天空】

據有關史料記載,常山郡初築於趙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15年)。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置恆山郡,管轄着現在石家莊一帶的25座城池,是這一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漢文帝劉恆即位後,爲了避諱“恆”字,改恆山郡爲常山郡。晉時,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此城仍治元氏縣。隋末,義軍劉黑闥攻破此城,城告廢。

哦,我的常山郡,

哦,我的荷苑農莊,

在歷史的天空,

訴說今天的荷塘月色與農業文明,

國學,文化,踏青、度假、

會議、美食,精心,尋古,

我們一起約吧,

就在元氏常山郡故城——荷苑農莊。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