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本地培养的人才也基本都在外打拼,很少会回梅州。日常交流也与客家话为主,所以不会客家话的人,来到梅州会很没有归属感。

作为一个客家人,来到惠州有种亲切感。这里的人基本都听得懂客家话,但平时交流都用普通话,是一个兼容性很强的城市。

惠州夜色相比而言,作为客家之都的梅州具有太多的排外性,过分强调客家这种元素,甚至在学校教育中都夹杂着不少客家私货。日常交流也与客家话为主,所以不会客家话的人,来到梅州会很没有归属感。

梅州夜景

所以,梅州很难吸引外来人才,也很难留住外来人才。而本地培养的人才也基本都在外打拼,很少会回梅州。这样下去,梅州势必会被惠州进一步拉大差距。

以前人们总说广东是打工者的天堂,一堆打工人员都往广州深圳跑。结果,广州深圳已经越来越少工厂了,现在越来越倾向高素质人才了。前不久,看到深圳一所中学的招聘,我都被吓倒了,真的是清北扎堆。

这个师资力量放眼全中国,都算是顶尖的。现在深圳基本不需要体力劳动工作者,显然更倾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那么,有人就会问,以前那些工厂到哪了?其实,这些工厂都没有倒闭,只是迁到了广深的边缘地带。比如,惠州东莞就有大量的工业园。几天前,我第一次踏入惠州,来到惠州工业园。放眼望去就是一片蓝色,基本都是穿着蓝色衣服的农民工。周围的房子房租也便宜,两三百月一个月,这个在广州深圳估计只能住几天。低廉房租为农民工的住提供了保障。再加上惠州这边快餐店很多,而且,基本价格都比较便宜。

比如,上面这碗我今天吃的。仅仅只需10元,我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了,因为我也刚来惠州,对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写写文章当做记录生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