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中广核研究院堆工中心流体系统与安全分析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华龙一号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项目堆芯设计与安全分析领域负责人。她和她所在的团队应用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对满足事故后30分钟操纵员不干预、事故放射性限值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历经千锤百炼,凝练出了满足三代核电型号安全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案。

4月28日,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在北京召开,王婷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2542位好青年的推荐申请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120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这120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为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勤学上进、扶贫助困、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六类,王婷作为创新创业领域的杰出女性受到表彰,并且作为该奖项的十名获奖代表和广东省共青团系统两位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

深圳80后“追核”酷女孩昨日获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意志坚定,只做追梦酷女孩

2000年,17岁的王婷参加了高考,志愿准备报西安交通大学。以她的成绩,可以顺利考上一些当时热门的专业。但是,她却令人意外得地选择了“核工程”。“我当时觉得搞核的女生很酷、很纯粹呀,就像居里夫人一样。”回想起当初的选择,她脸上露出了倔强的神情。

那个时候,正值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低潮,处在大城市的设计院都开始设计啤酒厂、住宅和写字楼维持生计。搞“核”,意味着可能收入不高。同时,人们对核的认识还停留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上。搞“核”,似乎是一个很另类的选择。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这个丫头疯了。姑姑打电话去学校强烈要求更改志愿,最疼爱她的爸爸,也小心翼翼旁敲侧击地想让她再考虑考虑。但酷女孩之所以酷,就在于坚持走自己的路。她成为了那一届西交核工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四年大学生活后,王婷和她的同学们开始找工作了。可能去山沟沟里与世隔绝,可能在大城市中拿着不高的薪水,怎么看都不是特别理智的选择。然而,王婷依然意志坚定,她只投了一份简历,只参加了一场面试,第一个签订了合同,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核电科研的队伍。

走出国门,征服法国老师傅

成为一名核电科研人员后,她认真勤奋、刻苦专研,遇到问题总会刨根问底弄清楚每一个细节。也许是被她得单纯与拼劲所触动,2005年,她被派到法国去学习一项核电厂安全分析中最复杂的技术。这项技术是核电厂安全的关键,非常复杂,经验丰富的法国工程师按流程完成一次就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初出茅庐的王婷来说,她有更重要的使命:要用一年的时间学会,而且还要把这项技术带回国内,传授给更多的人。

刚满22岁的王婷来到了法国,在身材高大、经验丰富的法国工程师面前,显得十分弱小稚嫩。法国人看到被派来的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眼神里充满着质疑。不要说会去教别人,他们甚至都不相信王婷能够掌握那么复杂的分析。面对法国人的质疑和祖国的期盼,她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任务不容有失,王婷下定决心用行动来回应质疑。

那一年里,王婷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走,晚上在宿舍里把一天的总结与思考记录在本子上,时常工作到凌晨。在自由烂漫不加班的法兰西,她将自己与外界隔绝,用11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了任务。当她把自己的分析报告交给法国导师时,导师感慨道:“你是阿海珐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王婷的脸上洋溢着青春而自信的微笑。如今,这份曾经必须由外方完成,每次耗时一年、费用近百万欧元的工作,已完全实现自主化。

从无到有,为华龙一号装上中国盾

2007年,国家核电发展政策由“适度发展”调整为了“积极推进”。此时,法国、美国等核电强国已经研发出了具有更高安全性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而中国在三代堆的研发上还未突破。为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核电国产化水平,中广核启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

王婷所在的中广核研究院安全分析团队所从事的安全分析工作,是“华龙一号”研发最核心的工作之一。

她和她的团队开展了广泛调研,在吃透了国际上先进堆型的设计理念、特征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反复深入地研究核电厂事故现象、机理和计算理论模型,梳理出反应堆安全系统配置和功能需求、事故处理策略等十余个关键领域,应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满足事故后30分钟操纵员不干预、事故放射性限值等关键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每个方案提出后,都需要经历反复多轮的迭代论证,每一个参数的确定,都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计算分析,以保证核电站在发生事故后仍能保持充足的安全裕量,最大程度地缓解事故的后果。历经千锤百炼,一个满足三代核电型号安全设计要求和国家针对福岛事故后对于新建核电厂的设计要求的技术方案才被最终确定下来。

这简单的一段话,却浓缩着王婷和她的团队的八年青春。这八年里,王婷当了母亲。在研发最关键的阶段,王婷怀着身孕,却放不下工作,有时晚上和周末仍然加班加点,在休产假期间仍时刻关心工作进展。在儿子出生后,大家经常会收到她凌晨修改的文件,原来,为了家庭事业两兼顾,她常在孩子哄睡之后开始为团队的进度和质量保驾护航。

2015年10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约,共同投资建设英国三大核电项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2015年12月,王婷参与设计的 “华龙一号”技术在防城港开工建设。这八年里,王婷从设计者成长为安全分析团队负责人。这八年里,王婷的团队屡立奇功,斩获中国广核集团及中广核研究院科技成果奖23项,王婷也被评为中广核“最佳师傅”。

华龙出海,迎接国际新挑战

随着签约在英国建设, “华龙一号”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与高铁齐名的又一张“国家名片”。2017年初,英国政府发表声明,正式受理中广核提交的华龙一号“通用设计审查(GDA)”。与此同时,王婷被任命为GDA项目安全分析领域负责人。

王婷团队所负责的技术领域,是英国安审关注的重中之重。她带领团队未雨绸缪,早在英国政府正式受理审查前就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成员进行英国文化的培训、研究英国安全审查当局的审查要求、研究国外已通过审查的文件、将华龙一号堆芯设计与安全分析与国外标准对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实招、结实果,为华龙一号的出海作了充足的准备,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与英国审查人员的畅通交流。

在审查过程中,王婷团队需要提交大量的技术文件。对于每一份需要发出的文件,王婷都会逐个单词反复检查,以杜绝技术和语法上的问题。在英国受理GDA以来,王婷团队已经出版了设计审查文件270多份,重大专项问题研究11项,与英国安全审查当局进行十余轮对话……每一项工作的突破,都使华龙一号离在英国开工建设更近一步,每一天都距离梦想更近一步!

目前,华龙一号GDA已进入第三阶段。

化零为整,凝心聚力齐奋进

王婷带领的团队里,平均年龄不到31岁,这个数字对于这支硕士、博士占比高达90%的队伍来说,意味着经验的不足。在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如何将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攻坚克难,聚力前行,是王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促进团队的能力建设,她用标准化的理念,将安全分析需要掌握的相关技术能力按照基本技能和扩展技能分解为近百项独立技能,分析每一个成员的掌握情况并制定特色化的培养方案。在这一理念下,人人的工作水平与进度都可量化、可比较,一方面保证了新人成长的质量,另一方面促成了年轻人们比学赶超的热情,让团队的能力树不断壮大。

为提升团队的管理水平,她将所内管理详细地划分成了五大模块共二十多个关注项,根据每个员工的性格、能力特点,给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耐心细致的同事负责报告质量的提升,活泼好动的同事负责工会团建的开展,善于沟通的同事负责项目管理的协调优化……逐渐地,所有员工都参与到了所内的管理事务之中,充分地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主动性,逐步消除了所内管理的痛点。

为增强团队的活力,她时常和年轻同事共同策划有趣的工会活动,“安分好车手”、“安分好国脚”、“安分好声音”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动,促进了团队间的交流,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王婷的带领下,历经数个重大项目浴火淬炼打造出的安全分析团队,能攻关、勇创新,在华龙一号的研发中屡立奇功,先后荣获中国广核集团示范党支部、质量标杆班组、最佳学习型团队等荣誉称号。

【记者】刘丽

【通讯员】蔡鹏飞

【作者】 刘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