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一世威名,先是跟随公孙瓒,后被刘备挖墙脚挖了过来。不过刘备虽然爱其才,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地重用赵云。然而赵云对于蜀汉,那是功劳卓著,单就为了救刘备唯一的骨血,在曹操万军丛中七进七出,丝毫未损。连坐在中军帐下的曹操都顿生惜才之心,下令活捉英雄。然而,勇士岂是那么容易被擒,他怀抱幼主,左冲右突,冲出敌阵。

待到将幼主亲手交到主公手上时,精疲力竭的赵子龙虚脱了。如此大恩,刘备感念一生。然而却因为子龙不是人家结拜兄弟,所以一直处在边缘生存。纵使他有万般能耐,也只能当作后来者自居。

刘备与曹操决战汉中,要不是赵云出力,将曹操粮草截获,刘备军也不是取得完胜。刘备拿下汉中以后,魏延被封了“汉中之守”,而赵云仍然是杂牌将军。待到刘备称帝后,耿直的赵云劝谏皇帝,不要轻举妄动去攻打孙吴。刘备此时已经被丧弟之痛冲昏了头脑,他一脚踢开了赵子龙。或许就是因为赵云的耿直,而且为人毫无污点,所以淡出了刘备的视野。刘备需要的是一位有个性而且有缺点的将领,那样才能真正听他使唤。就像鲁莽的张飞和傲娇忠义的二弟关羽。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管了蜀中将士,此时的三国老将只剩下魏延和赵子龙,已经年迈的英雄,执意要穿上战袍,奔赴战场。诸葛丞相只能答应他,但是仍未得到重用。或许诸葛亮还是遵循刘备生前那一套,既要用赵,但不重用。北伐的主力在祁山,诸葛亮却给了老将军五千兵马,去箕谷徘徊,令其牵制曹真的十万大军。显然是让他做诱饵,把大军却托付给了他的心腹。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老将军岂能不知。然而他的为人,心志,让他不能说不。

第一次北伐,因为错用马谡,导致丧失街亭。北伐失利,大军回蜀。老将军再也经受不住天命的催促,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没有任何遗言,仅仅是简单说了几个字:“北伐!北伐!”此话传到诸葛丞相的耳朵里,丞相不禁为之震惊,已经即将熄灭的北伐之心,刹那间又燃烧了起来。不过,无心北伐的后主刘禅,听到如此执着的遗言,一脸无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