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所经历的海北气象二十年

《海北人讲海北故事》栏目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算算参加工作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也是海北气象事业发展最快的二十年,而我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亲身见证了她的成长和变迁。

还记得1998年参加工作时的我,刚满20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懵懵懂懂,刚到祁连县野牛沟气象站上班时,各方面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青砖瓦房,由于屋内没有电,经常使用煤油灯,墙面被熏得一团漆黑,取暖用的炉子还是旧的铁皮炉子,到我手上,都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有些地方铁皮也已生锈,勉强用砖头支撑着。

作为地面气象观测站,野牛沟气象站是青海省乃至甘肃、东部省份的上游天气前哨站,地理位置很特殊,其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不可或缺的,涵盖了气压、温度、湿度等多种气象观测要素,在当时依靠的都是人工观测,每天8次,夜间2点和5点也要进行观测,期间根据航线需要,每小时还需发航空报,每天实行三班倒,非常辛苦,即便是在过年过节期间,也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值守。

到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的是,单位值班室黑漆漆的墙面,15瓦的单边带通讯电台、用于编发报用的PC1500袖珍计算机,乡上与县上通讯时,常常要到我们气象站来。当时编报用的程序用的是DOS命令开发的,时不时还要出点小问题,现在想想我的编程之路也是受当时的影响了。

1999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气象局开始在国内试点布设自动气象站,青海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安装了从芬兰进口的MILOS500型自动气象站,该自动站技术成熟,集成度高,安装后可实现每天24小时不间断自动观测,初步实现了多年来气象观测员足不出户,便可观测气象要素的梦想,该套设备运行三年后,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停止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但天气现象、日照、辐射等要素,因限于技术条件,依然需要人工观测,虽然部分项目减下来了,但每天按时观测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随着2004年底野牛沟乡的通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无线单边带电台传输报文的时代,自2005年4月起,转为更为先进的卫星通信小站所代替。

2000年后,感觉很多工作开始不断增加,工作量也明显加大了,气象站也从以前单纯的气象观测工作,向着多方位开始转变。2002年开始,根据青海省气象局生态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的需要,开始开展生态土壤水分观测工作及牧草产量监测和人工增雨工作。

2004年野牛沟气象站根据安排,着手开始中国气象局台站综合改造工作,原来的青砖瓦房,全都拆除了,换成了更为保暖、更具特色的现代化办公用房,通了电,连了宽带,接了暖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8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我调到了祁连县气象局,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地面观测工作以外,还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雷电防护工作和生态监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根据省气象局的安排,祁连地区侧重于人工增雨工作。在值完地面班后,很多时候和局里的同事们一道参加其他的各项工作,一天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在不了解气象工作的人看来,气象工作不就是预报天气吗?其实不然,仅拿我们海北来讲,光监测天气的自动气象站全州就达70个,涵盖了海北每个乡镇,但与发达地区的监测网相比,站网密度远没有达到对方的5公里一个,站点资料也因为建设比较晚,很多都是2008年以后建成的,资料序列很短,很多地方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交通不便、无通讯信号覆盖,有些甚至是无人区,导致监测资料远远无法满足天气预报基础数据的需要。这些观测数据目前每隔5分钟就上传至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实现对天气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配合卫星、雷达、闪电定位仪,构成了全天候的立体监测网,这在2008年以前,还是一个正要去实现的梦。

在2011年以前,对预报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受所从事的工作的限制,可谓知之甚少,直到调到海北州气象台后,才对预报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每天海量的全国气象观测数据(雷达、卫星、地面气象资料等)汇总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前,会对其进行数据质量控制,然后进行多源资料的融合,通过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模式的接入,大型计算机的模式计算运行,输出未来时段的天气预报。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天气很多,各地的预报结果还需要预报员结合当地的天气规律予以修正并实现对外的发布。看似简单,但天气预报难度很大,尤其是随着现在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天气预报的定点(哪个地方会下)、定量(会下多大)预报方面需求更为迫切。

从2012年开始,预报员人机交互系统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早已从以前的MicapsS3.0升级到了4.2,对多种预报、实况资料的显示,模式资料的处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据源也从客户端资料的自行处理,转而变成了分布式的数据环境,短短几年时间,变化却是越来越大了。天气预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站点预报,逐步向着更为精细的格点方向开始转变,格点间距精细到了5公里。

我们海北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每年由于冰雹、大风、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2008年投资建成的海北新一代天气雷达如同架设的千里眼,会同上游张掖、海南州雷达的区域联防,对于海北境内的灾害性天气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消亡,做到实时监视和气象预警,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回眸这20年,让我深深地感到没有祖国的繁荣稳定和日趋强大,就不会有我们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再过20年,将会发展成怎样?真的无法想象,但我坚信,我们气象事业会越来越好,气象服务工作将会做的更好。

推荐阅读:

海北新媒征稿启事

作者/裴宗寿

责编/孟延欣

监制/智华坚赞  总监制/刘增奎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