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半天的清宫剧,大家有没有发现,剧里的女人都有一个标配镜头,那就是——照镜子。

  不仅反派爱照

  ▼

  正派也爱照

  ▼

  总之是剧剧都要照、人人都爱照!

  照镜子能代表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

  解决这个(我们自己提出的)疑惑!

  看上面这张清代的《乾隆妃梳妆图》,可以说扒到清宫剧里女人爱照镜子的源头了。

  看起来很像《如懿传》里的愉妃,但据传是嘉妃。

  最早的照镜子图在《女史箴图》里 。

  两个贵族女性对镜化妆,一旁写着“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意思是:别光顾着化妆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有人说,右侧那位是男性,只是一种说法吧。不过魏晋时期,重视人的容貌,一些男人确实会化妆~

  对镜梳妆的绘画还有很多。

  ▲宋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明代闵刻本《西厢记》中的套色版画“妆台窥简”

  镜子在中西方绘画中都有一定的寓意,西方绘画里,镜子建构了反思、审慎、骄傲、嫉妒等负面意义。

  《阿诺菲尼的婚礼》是非常著名的与镜子有关的油画作品,画家通过镜子显示出高超的绘画技巧。

  ▲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阿诺菲尼的婚礼》

  毕加索也画过镜子。

  ▲毕加索《镜子前的女孩》

  中国绘画中,镜子帮助中国女人建构的多是闺中寂寞的生活,对镜自照也有试图发现自我的意义。

  但在没什么女权的时代,其结果往往是——失败。

  南宋的《调鹦鹉图》画的是杨贵妃,贵妃在闺中对镜梳妆,一男子送来鹦鹉。简单一个画面就揭示了杨贵妃的命运——鹦鹉最后被鹰吃掉。

  唐玄宗和杨贵妃养了一只鹦鹉叫雪衣娘,就像我们教鹦鹉“恭喜发财”一样,这两口子整天教雪衣娘《多心经》。但有一天鹦鹉突然遭鹰袭击,一个回合就死掉了。

  在画中呢,鹦鹉就是杨贵妃的宿命,鹰呢,就是安禄山。一个是宠物,一个是偷袭者。所以,在古代,即便高贵如杨贵妃,再怎么对镜梳妆,也逃不过被支配的命运。

  ▲日本江户时代 宫川长春《游女图卷》

  到了近现代,镜子这个道具也没有被抛弃。上图是丰子恺的《贫女如花只镜知》,可怜的贫家女孩貌美却只能顾影自怜。墙上贴着红双喜的灯笼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的,可能是在求姻缘吧?

  《镜子的历史》说:我们在镜子中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把什么带到镜子跟前。古代绘画里对镜梳妆是顾影自怜,现代就不一样了!

  带到镜子前的,都是魔法!

  发现的不止是自我,

  而是整个世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华文化溯源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

  王希孟在画《千里江山图》之前,经历了什么?

  迎接2019,要有仪式感!

  

  投稿事宜:

  

  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具体信息。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