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被称为“20年前的丽江”。

这个千年古镇走过一个发展、壮大、辉煌、衰落的过程。随着古道的衰落而逐渐被人遗忘,却也因此更好地保存下当年的风貌,也将过度的商业气息隔绝在外。

影视剧《大理公主》《银杏银杏》《天涯明月刀》《爱·不爱》等都在此取景拍摄。

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有太多的车辆。漫步在古镇的小巷子里,时光也跟着慢了下来。

几条小街小巷便交织成了沙溪,浓缩着古镇里两千四百余年的马帮岁月。

寺登街古称南塘,是沙溪古镇的核心古建筑,被称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街心有两棵古槐树,曾与古老的长城一同入选“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

兴教寺——国内仅存的明代白族佛教寺,寺内有古代白族绘画艺术的瑰宝—明代壁画。它是沙溪最神圣的存在,民族佳节时,身着盛装的白族儿女依旧会聚集在对面的老戏台载歌载舞。

古戏台是沙溪古镇的最中心位置,在戏台后面最高一层,是魁星阁。听当地人说,1000多年来,凡是从村里出去赶考的读书人,都要登高拜过文曲星。

四方街是沙溪古镇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活动中心,为一座四方形的广场,历史上极其繁华。

东寨门是寺登街唯一幸存的古寨门,俗称“街子门”,由土坯砌成,历经百年不倒。旧时是南下大理,东到浮源、鹤庆的必经之路。

沙登菁石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开凿的石窟,属石宝山景区五大片区之一(佛顶山、石钟山、狮子关、沙登菁、石伞山),是大理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慈荫庵位于沙溪古镇甸头禾村,是一座集佛、道、民间信仰于一体的代表性百年尼姑庵。建筑为四合五天井院落,依山势东高西低,重檐歇山顶的山门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

马店俗称“公店”,主要分布在寺登街、四方街与主街巷。以“欧家大院”最为著名,旧时是马帮休息的场所,如今多改造为客栈旅馆。

沙溪古镇四座古桥:石鳌桥始建于民国初年,俗称“关风桥”,古时候是茶马古道上的必经之路,后来废弃,如今颇具沧桑之美。西山桥是沙溪古镇唯一幸存的铁索桥,别称“孩子桥”。文风桥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今保存完好,桥上有供路人歇脚的瓦屋长廊,状如“侗乡风雨桥”。玉津桥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沙溪四景之一“铁桥锁江“所在地,静静地横亘于黑惠江上,巍然挺立、造型古朴,玉津桥日落异常的唯美。
明涧道别称明涧哨马帮路,是沙溪古镇最为古老、独具特色的茶马古道遗址,由龙骨石铺就而成,因古道石板上遗留着许多马蹄印,所以又称为“马蹄路”。

马坪关路别称沙溪盐道,是沙溪古镇通往弥沙盐井的古盐道遗址,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史称“以木为栈,道宽六尺”。

街子径是沙溪古镇内最为古老的马道,意为“马帮第一笔生意做成的地方”,由红砂石板铺就而成,保留了古朴的原貌,这种古老的马道在寺登街仅剩三条。

从千年古建到马帮传奇,沙溪的慢时光,留在了走过的石桥上,漫步的古街里。

滇西北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走过大理,路过丽江,别错过沙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