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不忘初心

访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毓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德

作者:魏巍 (江苏)

今年六月,贾汪区江庄镇关口村计划建休闲广场,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毓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懂事长王玉德闻讯后,第一时间免费提供水泥管,吊车,叉车等器械,赢得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誉,同时被关口村村民们传为佳话。

关口诚信创业 赢得客户高度信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梅花开。”走进王玉德的水泥管网公司,但见员工的住、食、娱乐场所整洁,设施完备。厂区里宽阔洁净的道路边各种花木枝繁叶茂,墙壁上名画家绘画的梅花傲雪绽放,波光潋滟的鱼池中鲤跃鳜潜,长龙般的卡车整装待发。这一切都体现了经营者的品位和企业的繁荣。办公室里,一个身材魁梧,厚道中又不失精明的中年人正在忙碌着,他就是该公董事长王玉德。

翻开王玉德的履历,清晰地呈现了他创业历程上的一个个足迹:1983年,初中毕业的他进入了江庄镇水泥制品厂工作。1993年,企业因经营不善破产,王玉德遭遇下岗。可他是个好强的人,失业之痛没有使其沉沦,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业斗志。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细致的市场摸底,翌年,他借贷10万元资金,在县城之郊的关口村创办了毓德水泥制品厂。

徐州市毓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 年,注册资本200万元,地址位于美丽的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关口村 ,经营范围为混凝土预制构件 。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并秉承“保证一流质量,保持一级信誉”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水泥管道又称水泥压力管、钢筋混凝土管。它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建基中下水管道,可以排污水,防汛排水,以及一些特殊厂矿里使用的上水管和农田机井。一般分为:平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柔性企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承插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F型钢承口水泥管、平口套环接口水泥管、企口水泥管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也日渐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各类建筑需求增加,水泥在日常的所有建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水泥管道又称水泥压力管、钢筋混凝土管,它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建基中下水管道,可以排污水,防汛排水,以及一些特殊厂矿里使用的上水管和农田机井。在今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王玉德心里清楚,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在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上下功夫,以此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于是,他几度赴省内外水泥厂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经验,基于本县同行厂家,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他抢先斥巨资购进设备和多种型号的钢模,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生产水泥管网。并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服务,很快拓展了本县及周边县市的市场。仅两年时间,他取得了创业历程上的第一桶金,拥有固定资产300余万元。

初战告捷,王玉德董事长并没有在奋斗的征程上停滞脚步,他凭借着自己在水泥制品行业中积累的经验和时刻关注行业产品技术革新趋向,敏锐地捕捉到了预应力水泥管桩在徐州地区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根据本地优质富足的沙子、石料、和劳动力资源,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投放市场后不仅深受欢迎,而且填补了贾汪区行业的空白,开创了本区管网业之先河。王玉德被人们誉为“徐州市贾汪区管网业的第一人”。

事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鼓舞了王玉德,为了便于决策与营销,他又实施了新的奋斗目标。 2002年,他独资筹建了设施更完备、管理更规范、生产工艺更先进的毓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其产品深受用户信赖。

企业创建至今,王玉德恪守信誉至上原则,合同履约率100%,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现已成为本区的龙头示范企业,业绩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立业更立德 乐善好施赢赞誉

在关口父老乡亲眼里,王玉德是个热心公益事业和富有扶危济困美德的大好人。事业的壮大,个人财富的积累,他没有忘记那些生活困苦,需要救助的父老乡亲,凡哪个村庄修桥补路,建设文化娱乐健身场所,一些乡人因病、因伤、因灾造成急难、贫困学生上学,只要他得知或有求于他,或水泥管,或现金、衣物,他都会慷慨解囊,乐施援手,施工现场不仅有他的身影,还有他的管网,吊车,叉车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王玉德每年都会向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具体数目因时间跨度太长,已无法准确统计,仅初步预算大约共支出数10余万元,他的奉献,为许多乡民解了燃眉之急。

王玉德的高尚品德,亦如他的名“德”以德对人对事 同时还体现在对困难员工的帮助上,为外地员工免费安排食宿。受惠员工由衷感叹:王董事长真是处处为员工着想的好老板,很难得!员工们在企业中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王玉德因而深受广大员工的爱戴和尊敬,使得整个企业和谐有序的向前发展。

创业无止境 放眼未来绘蓝图

出生于关口,且在关口创业的企业家,王玉德无疑是一个成功者。这是基于他对本地资源的利用和市场供求需要的精准把握所带来的回报。作为一名有远见的创业者,他在坚持抓企业的产品质量,诚信经营等环节的同时,对今后有可能产生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不利因素有独到的先见之明。

由于长期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工业企业业绩壮大艰难,有人认为在关口办企业存在很多先天不足,因而许多创业者选择了异地发展的道路。然而路是靠人走出来的,独具慧眼,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王玉德,一直以来立足关口谋发展,终于闯出一条成功的路子。

十几年来,他为社会提供几百名就业岗位。不难想象,关口的创业者如果都像他一样,必定能改写关口的贫困历史。

王玉德在本地创业取得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有志于关口兴业的人们,其贡献远远胜过其企业本身的财富价值,可以说王玉德为贫困地区的工业振兴提供了范例。

当其企业所生产的管网被评为建材行业唯一的名牌产品而供不应求的时候,他并没有因此而陶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他时刻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他说:国家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走上了腾飞之路,

今后一段时间,周边地区发展将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全市投入基础设施、房地产、高铁、交通等行业建设将是巨大的,这预示着管网产品仍存在着很大的需求量。目前,毓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与徐州地铁1号,2号线,贾汪区水利局重点工程合作供货。

新的时代为创业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王玉德必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搭上国家经济腾飞的高速车。

面对自己一手创办蓬勃发展的企业,王玉德信心满怀,亲手编制了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三年内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五年内新增管网生产线5条,力争把企业办成贾汪区同类企业的龙头老大,用高质量的产品为贾汪区江庄镇关口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魏巍专访))

作者简介:魏巍: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杨子报业网、徐州商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喜爱文字,喜欢用散文随笔怡情暖心,有文艺范,亦有烟火气。从事新闻工作。喜欢旅行、书法、绘画、摄影,搜集世界各地明信片。把各地景色收入镜头,用文字描绘山川美景,喜欢分享自己的一切旅游攻略与感受。十五岁始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几百余万字,作品散见《中国女性杂志》、《读者》、《莫愁》、《中国教育报》、《中国作文周刊》、《四川烹饪》、《椰城》、《中国职工教育》、《中国金融经济》、《国学周刊》、《太原日报》、《中国散文诗刊》、《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华东电力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吉林农业》、《大伾山文艺杂志》、《济宁电视报》、《徐州杂文》、《丰县日报》、《邳州日报》、《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数十家报刊杂志。2011年出版文集《爱若烟花》。2017年,出版散文集《剪一缕月光入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