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莹并不是从小流落街头的可怜人,她于1869年在陕西出生,家里祖辈就开始做盐业的生意,在当地也算是个大户人家,太爷爷还在朝廷当过官,家风淳朴,乐于帮助穷苦百姓,受到一致好评。

周莹出生后没多久,家道中落,而且自己的父母早早就开始了人世,她被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从小抚养长大。周莹从小脑袋就很聪明,而且记忆力超强。后来,嫁到了原本就相识的吴家,按照当时周家没落的情形,嫁到吴家也是好事。吴家是泾阳当地富商,吴家少爷吴聘身上还有朝廷二品大员的头衔。


16岁的周莹就嫁到了吴家,但是没想到的是,吴少爷从小身体就患有重病,一直未痊愈。但是周莹嫁到吴家没有任何怨言,既然拜了天地,那就是结发夫妻,命运都是连在一起的。她在吴家努力做好儿媳妇的本分,对吴少爷细心照料,得到吴家老爷的认可,看着周莹有些做生意的天分,吴老爷就把自己家里一些生意开始交给她打理。

虽然丈夫身患重病,两人感情非常好,日子过得十分幸福。可是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结婚还没到一年,吴家老爷在外地出差的路上不幸遇难去世。丈夫吴聘的身体本来就孱弱,再加上这个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吴老爷去世两年后,丈夫吴聘也跟着去世了。那么大的一个家业就落在周莹一个女人的肩上,当时她才20出头,就不得不担下吴家的家业。在封建社会,女子想像男人一样在社会上抛头露面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做生意。


成功的道路总是坎坷,能成功的人却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好在周莹从小在周家就开始接触生意场上的事,自己对数字相当的敏感,对下人出手大方。为了笼络人心,她自己开创了新的薪酬制度,让伙计们的工资大大提高,激发工作的积极性,还改变了内部管理制度,倡导手下的员工进行参股,这样一来,企业的能吸收更多的资金,员工参股后,把生意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更加对工作上心投入。

在周莹的努力下,吴家开始涉猎各领域的生意,药材、盐业、茶叶、棉花等等都有参与。周莹做生意相当有诚信,从来不会恶意的哄抬价格赚黑钱。有一年,陕西的棉花大丰收,市场上棉花供应增多,这个行业的人就想压低价格去减少成本。但是周莹就一直坚持按照往年的价格去收购,而且遇到质量好的还会提价。


合理的价格让吴家收到了大量的棉花。连续几年棉花丰收后,有一年遇到了歉收,虽然吴家之前有囤积了大量的棉花,但是这一年在出手的时候也没有恶意的抬高价格,还是按照正常市场价卖给老百姓。吴家的生意之道一直得到消费者的好评。仅仅凭借诚信的经营和善于用人就可以成为首富?肯定没那么简单。吴家生意做得好做得大,政府在这里面也起来很大的作用。周莹这个女子非常善于和人打交道,自然也少不了和官府之间的互动。

每逢过年过节,总是定期不忘孝敬官府一些好东西。正所谓,有人际关系自然就好办事,朝廷需要物资供应的时候,吴家就免不了要接下大单,这就是一块大肥肉。而且生意场上出现了意外,官场上有人打点也能轻松地摆平。


当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逃到西安,周莹就抓住这个好机会,给慈禧提供了10万两白银,还送去了大量的食物和物品。这在朝廷眼中看见的虽然仅仅是一些物资,但是心里想的却是大难临头,周莹对朝廷的忠心。于是,慈禧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并收她为义女。

待慈禧回到北京后,周莹算是得到了最大的靠山,生意越做越大,家业根基越来越稳。国家照顾她的生意,周莹也不忘回馈社会,兴修水利,资助教育事业,给军队捐款,这些善事让周莹在社会和人民中的名声极好。《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又向慈禧太后进献白银,同赴国难。慈禧很是感动,亲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


吴家可以说在周莹的手上得到发扬光大。可惜,天妒红颜,周莹因为身患重病,在42岁那一年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她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商业上有建树的女子,她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给人们设下的牢笼,是古代女子中的豪杰,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都做出过极大的贡献。这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也非常值得现代女性去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