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心海一隅

1

家有一双儿女的演员孙俪,经常在微博上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这不前两天孙俪就遇上烦心事了,前一天晚上吃饭,小花不乖,孙俪就安排她去别的房间单独吃。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孙俪的本意是想惩罚小花,谁料到小花却特别兴奋,感觉拥有了VIP房间的待遇。第二天早上,小花居然主动跟孙俪申请要去VIP房间吃饭。

这让孙俪特别抓狂,她想知道“小花这是拥有怎么样的神仙性格呀?”其实孙俪是没有搞懂惩罚对孩子的意义,反倒被孩子给震住了

有个得到一万多点赞的留言就说出了真相,那她下次不乖,你就不允许她去VIP房间吃。孩子既然不觉得你的惩罚是惩罚,那么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个留言解释得很清楚:

这在我们行为矫正课上讲就叫负惩罚。

惩罚孩子的目的原本是让孩子的行为合乎规范,那么惩罚的手段就需要根据孩子的表现来相应调整。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正惩罚和负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经常用到的方法,正惩罚是当孩子出现不适宜的行为时,父母施加一个坏的刺激,使孩子改变不适宜的行为。

而负惩罚是当孩子出现不适宜的行为时,父母减少一个好的刺激,不给予原有的奖励,以减少孩子不适宜行为的出现概率。

比如孩子说谎,正惩罚是父母不准孩子看电视或者玩玩具,负惩罚是父母原本答应孩子吃肯德基,现在取消计划,让孩子明白撒谎需要付出代价,自然会改正错误行为。

教育学者张振鹏说:

行为心理学认为,在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惩罚虽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厌恶,然而必要的惩罚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对孩子责任心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要知道惩罚不是体罚,而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父母学会正确的惩罚孩子的方法,才会让孩子更好地改正错误行为,努力做到更好更出色。

2

正强化与负强化的运用。

春季是流感多发的季节,闺蜜林玲家4岁的儿子乐乐就中招了,发热、咳嗽、流鼻涕,症状一个接一个,把林玲折腾得心力交瘁。

可是最让林玲头疼的是给乐乐喂药,因为儿童药都有一点甜味,所以刚开始林玲跟乐乐说:

“快来喝甜水啦!”

乐乐很配合地三口两口喝掉了。

林玲就竖起大拇指夸乐乐真棒,可是每天三次这样喝药,乐乐也开始不耐烦了,坚决不肯就范,哪怕林玲用乐高玩具吸引都不管用了。

看着乐乐眼泪鼻涕一脸痛苦的样子,林玲心里特别着急,一气之下就撂了狠话,说如果你坚决不吃药的话,病就不会好,就再也不能上幼儿园了!

乐乐看妈妈特别严肃的样子,终于点头说愿意吃药了,看着乐乐喝完药,才让林玲舒了一口气,跟孩子斗智斗勇真的太难了!

其实林玲无意中就运用了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两种惩罚方法,都是为了增加儿童适宜性行为出现的概率,是跟正惩罚与负惩罚反着运用的方法。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在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正强化就是父母在孩子配合的时候给予鼓励和表扬,负强化就是告诉孩子不做的严重后果,孩子才会选择配合。

而在实际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正、负强化和正、负惩罚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大部分父母都会各种方法轮番上阵,只为让孩子的行为合乎规范。

美国家庭学校的先驱迈克尔.珀尔在《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中说:

父母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可以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责任以及后果——奖励与惩罚。

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在这张白纸上任意涂鸦,那么必定画不出漂亮的场景来,父母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在白纸范围内画画,而惩罚就是告诉孩子画画的规矩。

3

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

前一段时间,一则“男孩考试未超过95分,被妈妈扔在高速口”的新闻上了热搜,原来妈妈开车带男孩回家,得知男孩考试只考了80多分就非常生气。

在高速入口处,妈妈就对男孩拳打脚踢,一边骂他不争气一边打,打完了直接把男孩扔下不管,自己开车回家了。

孩子成绩考不好,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下次要认真,而不是指望打一顿骂一顿孩子就会变得更好,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运用正确地教育孩子。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父母惩罚孩子,前提条件是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坚决不肯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以父母随意打骂孩子,这样做必然会让孩子不服气。

昨天早上,我刚到单位就接到儿子老师的电话,说他跟同学打架还不认错,我吓得赶紧赶到学校去,才知道原来儿子跟同学发生冲突,他冲动之下打了人家一拳。

我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耐着性子问他,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他很不服气地说是别人先惹他的,我说你可以告诉老师,而不是直接打人,打人是错误的行为知道吗?

儿子低下头认识到错误,为了让他记住以后不能打人,我让他写检讨书,把自己的错误写清楚,并且表态以后应该怎么做。

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中说: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儿童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刺激了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忽视了全部。

打骂孩子是很多父母惯用的惩罚手段,却是最伤害孩子也最没有作用的手段,父母可以惩罚孩子,但是不能用打骂的方法。

父母要始终记得,惩罚孩子是要让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的目的,让孩子的表现走上正轨才是目的。


4

惩罚要以爱为基石,不能随意惩罚孩子。

知乎网友景骁说,他今年27岁了,父母从来没有打骂过一下,他们觉得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打骂。

他说他唯一一次被惩罚,是因为7岁的时候偷用小区商店里的电话乱拨,被妈妈发现后罚站半个小时,以后再也没有犯过错误。

直到他长大以后,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他一样幸运,而他也问过父母,父母说孩子犯错误都是大人教得不好。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到不打不骂,可以采取适当的手段惩罚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更快地改正错误。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

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监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

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父母始终牢记,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你是最爱孩子的人,才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保持理智。


惩罚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父母都错用了!

图片来源网络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有犯错误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秉持对孩子的爱,并且适当地惩罚孩子,孩子会更懂得要做到更好。

只有那些得到父母的爱的孩子,才会更愿意听父母的话,更愿意做最好的自己,跟父母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