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人化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无人系统已成为美军作战装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地面系统的任务重点仍旧在后勤保障与运输等方面。无人化后勤建设也是当前世界军事强国后勤建设的一个新趋势。美国国防部2013年发布第7版无人系统路线图—《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3~2038》。该路线图在新的战略和预算环境下,以无人系统广泛应用为背景,着力解决制约无人系统今后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技术与政策问题,提出了国防部无人系统研制、生产、试验、训练、作战使用和保障等多领域的技术愿景和政策行动战略,为美军各军种和工业界发展无人系统提供了指引和参考。本文就美军后勤保障无人化装备现状、实战训练及对策进行探讨。

美军后勤保障无人化装备

无人化运输车 美陆军“破碎机”无人运输车能携带3628千克的装备对部队实施伴随保障。车体采用高强度铝管制造而成,车底和车顶分别覆盖高强度钢板,保证可以承受任何来自地表树桩和岩石的撞击。车头被重新设计,使用钛合金,既坚固,重量又轻,能够承受和吸收与树干和灌木产生的正常撞击力。由于六个轮子采用独立驱动,“破碎机”几乎能在任何坡度攀爬。“破碎机”在高速行进中也能轻松越过树丛、岩石、围墙、树桩和垄沟。美陆军的多功能通用后勤装备无人车、全用遥控运输系统和“大狗”后勤机器人等多种无人后勤车辆和机器人已装备部队使用。

无人机前送 无人机前送是后勤装备一个潜在发展方向,美军无人驾驶货运直升机已经在阿富汗经历实战检验。美军后勤无人机有多种型号,载重从几十千克到3000千克不等。例如,K-MAX无人驾驶货运直升机在海平面高度的吊挂能力为2720千克,能够昼夜执行货物投送任务。在阿富汗,部队经常遇到简易爆炸物和武装分子攻击威胁,采用K-MAX降低了地面车队补给压力并为车队提供保护的需求。在空中后勤保障方面,美军改进型“全球鹰”无人机实现了为另一架“全球鹰”无人机在空中进行加油。

战场救护机器人 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为美国陆军未来战场伤病员救援和医疗设计了高度集成化、机器人化和智能化的医疗系统。它集伤病员救援、转运、手术和护理于一体。不仅可以提高伤病员的成活率,还会大大降低救援人员的生命危险,减少非战斗减员。美国国防部研发一种脸型酷似“泰迪熊”的机器人,代替真人执行多种战场救生任务,包括救护伤员或营救遭绑架士兵。这种机器人全名为“战场救助员机器人”,能够怀抱受伤士兵,在崎岖不平的地带通行无阻,也能顺利穿过建筑物大门。第一批“泰迪熊”机器人的成本约为每个10万美元。将来会制造一批价格较低的“泰迪熊”机器人,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

此外,无人值守洗衣车、无人值守厨房、无人面包加工方舱、炒菜机器人、无人值守模块化供水等都出现在战场后勤装备中。

无人军事后勤保障的优点

非接触零伤亡 军事后勤装备无人化符合非常规作战需求和零伤亡要求;符合美国国防部进行“无人战争”的要求。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防务专家洛伦·汤普森说,“终极目的就是只有战争、没有伤亡,即便达不到这个目标,也要把那些枯燥而危险的任务尽可能让机器人承担,尽量保护美国士兵的安全。”无人系统已被证明适于从事重复性或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从而把从事这些工作的士兵解放出来。

保障更加有力 地面后勤无人装备载重大、速度快、机动性好。无人后勤装备可以在崎岖地形中保障徒步的野战部队。对部队实施伴随保障的“大狗”后勤机器人可以满载着物资和装备跟随部队前进,不但可以穿行在崎岖不平的地带,甚至可以伴随士兵翻山越岭,跟进到车辆无法开进的地方。

保障更加高效 无人化后勤保障具有补给周期短、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同时,使用无人后勤装备可以满足分布式作战保障需求,实现精确物流保障。无人飞机可以沿着不安全交通线投送小型、轻量(90千克以下)、急需的物品,非常高效、实用。美军K-MAX无人驾驶货运直升机小组已结束在阿富汗为期3年的部署并返回美国。在部署期间,该机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运输了超过2000吨的货物,执行了数千次投送任务。同时,K-MAX无人驾驶货运直升机不受人类感情制约,没有恐惧,效率更高。

保障更加安全 无人机可超低空飞行、来无影去无踪,雷达发现不了,动力输出大(免驾驶员)、噪声小(纯电或混动),加上远程操控乃至无人操控,具有抗辐射、抗生物和化学武器攻击的特点。同时,由于分散指挥,没有供敌方打击的指挥官或指挥部,因此更加隐蔽安全。 事实上,无人化后勤保障能在较大程度上减轻后勤防卫的压力。曾经伊拉克战争中驻伊美军因后勤补给线屡遭打击而一筹莫展。而无人化后勤补给,可以使补给基地远离战场,形成一条无人甚至无形的后勤补给线,不但使敌方很难下手,减少己方人员伤亡,也可避免因保护补给线而造成兵力分散的情况。

无人军事后勤保障的缺点

无人系统自卫能力差。美军无人机在利比亚、伊朗及其他一些地方的损失表明,在不断发展的反无人机防御体系面前,无人机正越来越脆弱。美国海军陆战队的K-MAX无人直升机在阿富汗战场用于向作战前哨投送物资,人们对其战场表现赞誉有加。虽然这种无人直升机为持续地面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海军陆战队对它还是信心不足,主要原因是其生存力问题:这种无人机飞得很低很慢,特征很明显,容易被发现,在恶劣环境下无法生存。目前,海军陆战队正在研究K-MAX无人直升机未来之路该怎么走。除了常规武器外,激光发射器能够跟踪并阻击小型无人机。

过分依赖信息网络节点和指挥中心。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仿照互联网建立了全球信息栅格——网络之网络。国防部则把每一个设备、每一部车辆、每一个系统、每一个无人机插入网络,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网络。无人后勤装备最终将以互联网为驱动,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无人后勤装备使用网络网关获得国防信息系统网中的命令。因此,无人系统完全依赖信息网络节点和指挥中心。

无人系统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反无人机防御系统。美国已经测试无人机投放电磁脉冲弹,能让一个目标区域的电子设备陷入全部瘫痪,直接摧毁或损伤各种敏感电子部件,牢牢控制了战场的电磁环境。然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研制出电磁脉冲武器,无人装备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

面临诱捕和变节的危险。如果无人装备的无线数据链被劫持,无人系统就会“变节”,为敌方所利用。美军无人机就曾多次被诱捕或击落,如伊朗曾俘获美军的RQ-170无人侦察机。美军还没有能够在受到干扰的作战环境中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即使缺乏先进的防空系统,敌方仍然可以干扰飞行员来控制无人机的无线电信号,以达到瘫痪美军无人机的目的。一旦受到干扰,无人机就无法完成任务。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无人机受到黑客入侵和控制,可能转而对付美军。

美军无人化军事后勤保障训练

确立一套适宜的训练方法强化训练。无人系统的应用训练必须先于其在作战环境中的实际应用,部分陆军士兵还可能需要把机器人系统训练作为其基础入门训练的一部分。大多数士兵在美国本土基地进行个人和分队的机器人保障训练。陆军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的士兵在年度训练时,在预备役中心进行战备机器人系统训练,并在正式部署前利用兵力生成平台强化训练。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在美国本土基地接受虚拟使用机器人系统保障训练。机器人系统训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士兵和指挥官能在前线战场、本土遂行防卫或民事机构支持前得到充分的无人系统使用强化训练。

训练人员与系统应用项目经理之间保持合作。无人系统项目经理负责根据完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这些系统的训练策略,完成作战和维护训练的开发、文件制定,并为士兵和维护机构所领会和应用。项目经理确立通用设计标准,缩小与训练需求之间的差距。训练人员和研发机构合作,着力于那些最具技术前景、已经或正在接受试验、很可能被部队投入实战应用的系统。为支持紧急需求开发商用现货系统,要求训练人员和负责系统应用的项目经理之间保持紧密的合作和同步。

建立标准化无人系统模拟训练模式。美国空军目前培训的无人机飞行员比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行员加起来还多。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每年也有数百名士兵学习操作无人机。现在技术还达不到由虚拟世界无缝过渡到真实世界的程度。美国国防部提出未来更多地依靠模拟器以节约经费并加快新飞行员的认证。在空军中,有两种人可能成为无人机飞行员。一种是那些接受过有人驾驶飞机训练的,另一种是从一开始就学习操作遥控飞机的。从有经验的飞行员转变来的无人机操作员往往具有2000~3000小时的飞行经验和长期飞行养成的习惯。飞行员在高压力环境中会本能地做出某些动作,他们需要重新接受训练才能适应从驾驶舱到操作台的变化。新飞行员通常要在“钻石20”型飞机上接受至少20个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开始无人机的训练。随着模拟技术的进步,虚拟环境及场景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也会提高,效果与战时几乎一致。

启 示

加大经费投入,提升使用和保障效费比。美军在预算削减的情况下无人系统仍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受国防预算削减影响,美国对无人系统的研究发展、试验鉴定和采购等方面的投资进行了适度调整,2014财年成为近6年无人系统投资最低点。自2015财年起,美军对无人系统投资重新恢复,这表明无人系统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研发。无人系统通过广泛使用自主技术,提升自主能力,实现感知、理解、分析、通信、规划、决策和执行的一体化,提高整体的效能。无人后勤装备近期要提高无人系统的自主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环境的要求;中期主要是提升各项技术水平;远期则是实现实战环境下无人后勤系统承担人机协同作战的角色。目前,无人后勤运输装备虽可用于实战,但仍面临5大技术挑战:提高自主性智能化技术;提高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的技术;提高生存性的技术;提高恶劣环境下结构和材料的耐用性、降低维修成本的技术;提高推进系统效率、支持自适应故障状态运行的技术。

提高数据保密水平,确保技术与情报信息安全。无人系统必须提供可信赖的保密措施,阻止未经授权的进入和控制,防止数据和技术泄露。我们需重点投入研究数据加密、数据破坏和云计算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数据加密方面,发展更为稳健的静态数据加密方法,降低数据加密速度延迟,开发自适应的数据加密技术,形成多层次数据加密防护体系;在数据破坏方面,数据的物理和非物理破坏仍旧是挑战,需建立自毁手段,或者支持将平台位置信息及时发送给负责销毁的部队;在云计算安全方面,将面临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多方面挑战。

总之,美军无人军事后勤装备应用的正面成效增强了军事后勤无人化的发展势头。加快发展我军后勤无人装备是推動我军后勤装备建设和训练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军事后勤无人装备研发和列装经费投入都很大,从美军装备发展经验来看,我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走在无人后勤装备的前列。通过演练应用不断改进,最终生成战斗力,保障“能打仗、打胜仗”。通过军转民和军民融合促进民用后勤装备无人化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责任编辑:张传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