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汤姆猫和杰瑞鼠搭档出演的《猫和老鼠》自1939年问世以来就深受观众喜爱,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超脑洞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配乐,给一代又一代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

在中国更是跨越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代表,大家一定看过山东版的、东北话版的还有天津话的等等,汤姆猫追着小老鼠杰东跑西跑的画面, 似乎重看多少遍都乐趣无穷,就算是祖孙三代人一起看都会同时发笑。

从第一集播出至今,已经过去了七十八年,每一集仅有8分钟,但它曾经7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五次提名、七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奥斯卡的历史上,这样的成绩,只此一家。

动画片《猫和老鼠》没有一句对白,情节发展只用画面和音乐来表现;古典音乐情绪起伏,带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动画片剧情的发展冲突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这部动画片的配乐简直是古典乐集大成者,肖邦钢琴曲,李斯特名曲、苏格兰民歌,古典童谣,又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圆舞曲》,乔治·比才的《卡门》等等。

有人调侃:“《猫和老鼠》才是我的古典乐启蒙老师。”钢琴家郎朗在《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里写过自己是怎么和弹钢琴结缘的:他小时候看《猫和老鼠》里有一集,俩人围着一个钢琴斗智斗勇,一边弹琴一边打架,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而说到国漫,不可不提到《喜羊羊与灰太狼》了,当时也吸引了很多小孩子观看。截至2016年,《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拍了15部动画片,9部动画电影,其中2部是真人电影。可这样的动画片,在西方的电视台上是绝对不能放的。

因为这个片从头到尾充满着暴力与阴险的算计!每一集总逃不出,灰太狼非要想尽阴谋诡计把羊抓住,抓住羊非得把羊养肥了再吃(这一点全套模仿西游记里的妖精抓唐僧),灰太狼的老婆总是拎着一个大铁锅看到谁都是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敲打一通,喜羊羊搞点小聪明,最后把灰太狼整的死无葬身之地结尾,却以灰太狼的一句“我会回来的”作为下一集阴谋与暴力开始的铺垫。

这样的动画片让孩子们从早到晚守在电视机前学会了什么?一遍遍重复着几乎同样规律的邪恶打斗法,以整死对方为目的,有什么内容是教育孩子学会仁爱,学会和谐相处?所谓的一点聪明想象力却总是离不开邪恶的主意和暴力!

有小孩子模仿这部动画片里狼煮羊的桥段,几个小孩子把人绑在了柱子上用火烧,结果闹出了人命!后来,《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受害者告上了法院,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结合动画片桥段里多种不合情理的情节,最终被禁播处理!

再回头看国外经典半个多世纪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现在依然深受欢迎,充满着风趣幽默,主角TOM猫与JERRY老鼠给人映像是一对儿时朝夕相伴的小伙伴,他们之间的打斗大多是因为争一份食物,或者干扰了对方的兴趣而引起的,无聊时又是一起合作与玩耍的好友。

他们之间的打斗原因根本不是赤裸裸的杀死吃了对方为目的,只是一种每个儿童都会有的自私心的表现(比如老鼠偷吃了猫的香肠,猫打扰了老鼠的午觉等的打斗行为表现,是一种童趣。)。

猫鼠之争与狼羊之战在自然界是相似的规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编导大概是想“山寨”一回《猫和老鼠》,学不了精髓,却是套上了日本动画片的阴谋暴力,以杀死并吃了羊为目的作为全剧的主题,是在向孩子们宣教《西游记》里妖精对待唐僧的方式,能教育尚不明是非的儿童什么呢?无非是甩小聪明报复的恶性行为。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