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之时,百废待兴。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齐燕铭为副秘书长。

齐燕铭在金石篆刻、书法、京戏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政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等职。

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别承担开国盛典的相关事宜。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让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

齐燕铭自小就生长在北京,对琉璃厂治印行业颇为熟悉。他邀请张樾丞、顿立夫、唐醉石、魏长青等治印和刻字名家到北京饭店相聚,共商治国印之事。在众多治印高手中只有张樾丞会刻铜印,于是大家一致推举张樾丞担当治国印之重任。

历代国印皆篆体,新中国开国大印却选定宋体,治此印者大赞毛主席

右为张樾丞

张樾丞,1881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南小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写得一手好字。新河县出了很多人才,红五军团长、西路军阵亡最高将领——董振堂也是新河县人。

1895年,14岁的张樾丞徒步跋涉来到北京,在琉璃厂益元斋刻字铺当学徒,潜心钻研前人印谱。18岁时他就自立门户,在北京琉璃厂来薰阁琴书处开业治印,店号同古堂,求印者日多。

1909年,张樾丞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镌刻过8枚印,现在这8枚印已成为鉴定清宫藏画的重要依据。

历代国印皆篆体,新中国开国大印却选定宋体,治此印者大赞毛主席

张樾丞

张樾丞所制铜印为当时一绝,载涛、载泽、荣臻、宝熙等皇亲贵胄,当时的内阁协理大臣、后来任过北洋政府总统的徐世昌都找他治过印。

张樾丞为历任北洋政府元首和首脑治印多枚,如段祺瑞、朱启矜、陆征祥、唐绍仪、黄郛、吴佩孚、曹汝霖等,也为冯玉祥、胡景翼、张宗昌、商震、白崇禧、黄绍竑、王陵基等民国将领治过印。

从1912到1926年,鲁迅去琉璃厂近400次,多去同古堂,张樾丞为其治印几十枚。

解放前,同古堂享誉四方,财源滚滚。张樾丞与黄伯川、韩少慈并称琉璃厂“三大财主”。张樾丞虽为富翁,但生活俭朴,经常救济穷人,做了不少慈善之事,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望。

接受治开国国印之任务后,张樾丞便很快画了四张印样,是隶、宋、汉篆、秦篆四种字体,文字样式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交给了齐燕铭。

齐燕铭立即将印样呈送中央领导人和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们审阅。

一周后,齐燕铭高兴地告诉张樾丞,毛泽东主席已经选定了宋体字的印样,新政协筹备委员会正式决定将刻制国印任务交由他来完成。

张樾丞激动万分,不住地点头,连声说:“好极了!好极了!”送走齐燕铭后,他对家人和伙计们说:“毛泽东这个人真了不起,历朝历代的国印都是篆书字体,他却定为宋体。宋体字好哇,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容易认。共产党的心里果然是念着老百姓的。”

历代国印皆篆体,新中国开国大印却选定宋体,治此印者大赞毛主席

历代国印皆篆体,新中国开国大印却选定宋体,治此印者大赞毛主席

张樾丞先生所治的这枚开国大印属国家一级文物,现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时取印时,付高额酬金给张樾丞,张樾丞怎么也不肯要这个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只好把钱带了回去。

张樾丞还给周恩来、朱德治过篆字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印也出自他的手。1961年,张樾丞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刘继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