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大幕。11月7日,在本届进博会汽车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在发言中表示,当下的中国车市正处于不断下滑的阶段,而放开股比限制等措施又在逐步落地,对此,不少人对这一措施产生了质疑。

但在王侠看来,虽然双重压力之下,自主品牌虽然势必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从总体和长远看,开放能更大力度地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能让中国与全球汽车产业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而这种融合又将向体系化方向发展,将十分有利于全面提升自主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话语权。

回首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的历程,每一次挑战最终都转化成为进步的动力。从最初的引进合资机制,到加入WTO,再到放开股比,虽然每一次变化都让人感到紧张,但一路走来,在更加开放和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和品牌。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心,要相信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所积淀的能力已经能够支撑我们迎接更高质量的开放,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大喜日子里,作为进博会同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今天如约而至。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向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嘉宾、各位业界同仁和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进博会开幕式上明确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汽车产业尤其如此。一方面,无论哪个国家的汽车产业,面对的挑战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安全、环保、节能;另一方面,无论哪个国家的汽车产业,都摆脱不了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规律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特点,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解决所有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有汽车产业的国家、没有任何一家跨国汽车企业,它的产品只在本国销售,它的人才、资本、设备和配套只来自于一个国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从去年7月以来产销量一直处于同比下降的态势,大家对此都十分关注和担心。其实,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都不容乐观,经济的全球化决定了汽车市场也一定是全球化的,越来越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没有哪个市场能独善其身。

中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对外开放提升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战略新高度,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许多措施近几年都开始密集落地实施。我认为,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都是长期利好。

首先,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对中国来讲,有人担心,汽车市场下滑这么厉害,又赶上放开股比限制等措施的逐步落地,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的本土企业能吃得消吗?不可否认,开放必然加剧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对自主品牌自然会提出更严峻的挑战。但从总体和长远看,开放能更大力度地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开放将有利于车企导入更优质的全球资源,比如更优质的服务、更良性的资金、更先进设备、更前沿的技术、更高端的人才等。扩大开放,还会让中国与全球汽车产业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从研发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到生产布局与市场的全球化,这种融合将向体系化方向发展,这十分有利于全面提升自主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话语权。

回首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的历程,每一次挑战最终都转化成为进步的动力。早期引进合资机制时,我们有过担忧;加入WTO时,我们曾一度感到害怕;放开股比,再一次让我们感到紧张。但一路走来,我们发现,在更加开放和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和品牌。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要相信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所积淀的能力已经能够支撑我们迎接更高质量的开放,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其次,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样会对世界汽车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市场,中国一直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并让全球分享了汽车市场的红利。很多跨国汽车公司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利润,中国市场收益在其全球市场收益中的占比不断攀升。中国更加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开放,比如股比的开放、金融保险业的开放等等,必将给跨国汽车公司在制造领域、服务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中国的开放也是双向的,不仅有利于优秀的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市场,也有利于中国本土优质的产业资源与世界的双向融合和优势互补,从而对优化重构世界汽车产业链做出贡献。比如,欧美在传统汽车的硬技术方面一直是中国学习的榜样,而中国在新能源车市场推广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的经验也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借鉴。

我认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潮起潮落已经成为常态,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体化也必将成为常态。愈是艰难的时候,愈显得开放与合作的必要和可贵。我们应该认清大势,顺应潮流,迎难而上,在挑战中发现新的机遇,在开放与合作中发现共赢的价值。

最后,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