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是从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研究价值。其中堪称钜迹者为《龙门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这些作品多数刻制方法简单,似乎没有经过书丹而直接刻写的,因此刀刻的味道比较浓厚,加之字口的风化残损,增加了其率真野逸,粗犷奇矫的风姿,更显拙扑之趣味,这种古拙情调是唐碑所不具备的。

  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洛阳市以南十三公里处,伊水北流,香山与龙门山两岸对峙,犹如一座天然门阕,古称“伊阕”,龙门石窟就刻凿在这伊水两岸的崖壁上。

  龙门石窟雕刻中,北魏时代的作品约占百分之三十。其中第1443窟,即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洞窟。

  古阳洞内正壁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之上,面颊清秀,披褒衣博带式袈裟,双手施禅定印,身后雕刻舟形背光和圆形头光。两侧各侍立一尊装饰华贵的菩萨。洞内南北两壁鳞次栉比众多的龛像之中,有八个排列整齐的较大型尖拱楣龛。龛内都是作禅定印的释迦牟尼佛像,龛楣及佛像的背光、项光构图精巧、内容丰富,以简练的手法,雕刻出极富变化的装饰纹样。从这些龛的规模、有序的排列和造像题记的内容,可以判断,这些造像的施主都是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皇室、贵族、功臣。造像记称颂孝文帝的功德。

  古阳洞的窟顶,大龛、小龛密布,龛内多为交脚弥勒菩萨和千佛,龛外多有造像题记,内容多种多样,一般都是为祈富欀灾而发愿。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现今保留二千八百余方。这在中国众多石窟群中是独有的特点。因为碑刻数量多,龙门石窟又被称作“古碑林”。 题记中北魏时期的占半数以上,而且多数集中在古阳洞中。从北魏造像记中精选出来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是今天书法界特别崇尚的一种书体。

  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古阳洞外景

  古阳洞内景

  古阳洞内景

  古阳洞内景

  《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

  《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

  《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优填王

  造像题记)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齐郡王元佑造像记》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