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不懈努力,两年内,学校的任课教师都可以教学生初级的葫芦丝,葫芦丝课程也逐步普及全校,在全校百人葫芦丝演奏汇报演出上,看着孩子们自信的表情,听着美妙的乐曲响彻在学校上空,王勇很是欣慰,这也让他开始认真思考乡村孩子的美育教育这个问题。青春提问官访谈王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小伊送喜报!!

我校大学生王勇

荣获“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大学生!

是洛阳师范学院的骄傲!

01

走进最美,聆听他的故事

王勇

他,怀抱一颗赤子之心,用葫芦丝奏出的美妙乐曲,点亮了乡村孩子的音乐世界。

王勇,男,21岁,中共党员,甘肃张掖人,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

王勇发挥专业优势,坚持无偿代课,让乡村的孩子感受到了音乐世界的美丽。王勇以优异的成绩被洛阳师范学院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而他再一次做出选择,志愿到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汝阳县支教三年。

王勇先后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高校钢琴调修大赛优秀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河南省金奖、河南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等。

可爱的孩子们为他们的王老师送上鲜花和奖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王勇的所为,正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实践者,祝福王勇和孩子们的明天越来越好!

颁奖辞: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你用音乐之光,叩开农村孩童美育的窗;心系基层,学教相长。你风雨兼程,初心不忘,誓以支教将青春最美绽放。

你是“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大学生——王勇

王勇主要事迹

他叫王勇,是我校音乐学院2015级音乐学班的学生。他的专业是钢琴调律,辅修专业是葫芦丝。三年来钢琴就像他的左手,葫芦丝就像他的右手,它们见证了王勇的成长,也让他明白了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通过所学专业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许大家因为不同的原因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而王勇的选择除了因为对民族音乐的极大热爱,还缘于一次美妙而偶然的遇见。那是他7岁的一天,家人带着他去逛庙会,在嘈杂的叫卖声中,突然有一段美妙的乐声吸引了他。王勇说:“那是我第一次遇见葫芦丝,那位卖葫芦丝的叔叔也算是我的启蒙老师。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并没有得到系统学习葫芦丝的机会。”但是,他与葫芦丝的缘分并没有断。来到洛师以后,他终于圆了多年的梦。他说他至今也忘不了第一次吹响葫芦丝的那种激动和兴奋,钢琴和葫芦丝就像是他的精神食粮,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催他奋进,伴他成长!

随着学习的深入,每当练习葫芦丝的时候,小时候那种想学而学不了的画面就会出现在王勇的脑海里。他一直在想:能不能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去帮助那些和他一样想学习而没有条件的孩子呢?

一次,王勇跟着专业课老师去洛阳市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观摩学习,在听完精彩的一堂讲课后,他向老师表达了想要参加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的想法,为了拥有这个机会,即使是无偿代课他也愿意。经过一番沟通,他终于有了每周一节属于自己的课堂。他兴奋极了,认真地备课、讲课,尽自己所能讲好每一堂课。在上课过程中,他慢慢发现,教室窗外总有一些学生透过玻璃好奇地看着课堂上的同学们。经过了解,他才得知,原来还有很多孩子们希望有机会学习葫芦丝。

后来,王勇一直在揣摩这件事情。第二周,他便向校长提议扩大授课规模。可是,要想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单靠他自己是不行的。在他的提议下,学校给老师们也开了这门课程,让更多老师加入葫芦丝授课的队伍。想法总是美好的,但过程却异常艰难。因为很多教师都对音乐知识涉猎不深,所以王勇只能从头教起。不会识谱,他就耐心教老师们读谱;不会用气息,他就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老师们方法和技巧。经过不懈努力,两年内,学校的任课教师都可以教学生初级的葫芦丝,葫芦丝课程也逐步普及全校,在全校百人葫芦丝演奏汇报演出上,看着孩子们自信的表情,听着美妙的乐曲响彻在学校上空,王勇很是欣慰,这也让他开始认真思考乡村孩子的美育教育这个问题。

金黄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绿色的竹海……这些如画的风景,在中国的很多乡村随处可见。但是,王勇却说:“乡村那么美,但乡村的孩子们距离真正的‘美’有多远?”在城市,弹琴、跳舞、画画的兴趣班,让家长们挑花眼。在乡村,正统的美学教育,却是求而不得的奢侈品。父母陪伴的缺席,美育资源的匮乏,视野见识的束缚……他说:“乡村孩子们的眼中有田野美景,也有孤单落寞,和对美的向往。谁来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

带着这个疑问,大三上半学年,王勇来到了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双语实验小学。当王勇走进学校教室的一刹那,他欣喜地看到教室里有钢琴,架子鼓等乐器,心想终于可以大干一番了。但是,该校孙校长的一句话却让他至今难忘,校长说:“因为教师资源缺乏,没有老师愿意来农村教音乐,所以学校没有音乐课。”这么好的资源却一直都在闲置着,这让王勇感到万分可惜。当时,他斩钉截铁地跟校长说:“我愿意无偿为学校代音乐课,教孩子们吹葫芦丝”。校长听了之后,紧紧握着他的手,眼里充满了感激的泪水。

就这样,每周五的下午,一下课他就火速赶往双语小学,两地相距十几公里,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他常常连跑带赶,最苦恼的就是遇到下雨下雪的时候,去往学校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但是一想到等待的孩子们,他浑身就有了力量。在王勇的倡议下,双语实验小学成立了葫芦丝社团,越来越多的孩子们爱上了葫芦丝,爱上了音乐。更值得高兴的是,他教过的孩子们在第十二届圆梦中华·艺术之星洛阳市选拔赛葫芦丝专业比赛中荣获多项金奖,王勇本人也被评为中华情全国艺术特长生国际文化展演活动洛阳市优秀辅导员教师等荣誉。王勇说:“看着乡村里的孩子们也能仰望星空,我觉得所有的付出、汗水与艰辛都是值得的。”

曾经很多人问过王勇,有没有想过放弃?王勇说:“有,当然有!”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抽时间去给孩子们上课,在时间、体力等方面对他来说都是个很大的挑战。王勇说:“我曾经问过一个家长,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在这里教孩子们学葫芦丝了,你们会怎样。”家长回答说:“那我们可能从此就不再学了”。听了家长的话,王勇的心里一颤。还有一次,王勇发着高烧,到学校时已经快迟到了,可孩子们却靠着墙整整齐齐地拿着葫芦丝和书在教室门口等着他。他刚走到教室门口,孩子们蜂拥而上地冲到了身边,都在喊着:“王老师,王老师来啦”。王勇说:“幸好我没放弃,不然,我可能要错过这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扶贫工作时曾经这样说过:“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经过努力的学习实践,王勇以优秀的成绩被学校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而他再一次做出选择,他志愿到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汝阳县任教三年,为文化的精准扶贫继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王勇说:“一路走来,与其说是我帮助了孩子们,倒不如说是孩子们成就了我。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胸怀社会责任,常思人民之需。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每一位青年人都应该奉献聪明才智,常思奋不顾身。”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假如每位同学都能加入到精准扶贫的道路上,那么乡村的孩子们就多了一份机会,我们离实现脱贫攻坚的梦想就又近了一步!而王勇却一直在行动着,在脱贫攻坚一线放飞他的青春梦想!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文字

02

青春提问官,让最美尽情绽放

青春提问官访谈王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他是学生

努力拼搏,全面发展做标兵

他是老师

扎根乡村,美育教育润童心

他是新时代的青年

用自己的力量,谱写助人为乐的篇章

他是最美大学生——王勇

追梦

需要激情和理想……

圆梦

需要奋斗和奉献……

追梦青春,不负韶华!

虽然青春的故事各不相同

但他们

都在用奋斗去筑梦追梦圆梦

“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大学生颁奖典礼现场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江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省政府副省长霍金花,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校党委书记王洪彬应邀出席了颁奖典礼。

“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共青团河南省委等七部门共同主办,由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承办。

本次活动分推荐、初评、终评、表彰四个阶段进行。通过单位推荐、严格筛选、集中宣传、公众投票以及组委会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10名“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届最美大学生

小伊有话说

新时代的青年,用他们自己的力量,谱写助人为乐的篇章。21世纪的今天,更多的优秀志士,行于为国建设的道路。当代大学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能够树立爱国爱党,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勤学善思的核心价值观,能够用接受到的高等教育,获得的有益知识帮助他人,这正是最美大学生所体现的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大学生将昂然前进,更多青年人将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向前

“最美大学生”王勇同学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新浪网、《大河报》洛阳新闻、中原网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同时被洛师新媒体中心推荐参加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大河报、大河客户端承办的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新媒体原创作品评选活动,荣获“新青年讲新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

河南最美大学生MV

LYNU

-lysfxy1916 -

编辑 | 何斌哲 邱中秋

文字 | 仵明明

部分图文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校对 | 邱中秋

为“最美大学生”王勇点个在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