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讲述·云南电信人的故事

第八十三回:三十年维护工作的点滴回忆

讲述者:吴开甲

人物简介:吴开甲,男,彝族,1950年10月生,玉溪峨山富良棚乡丫勒石板村委会人,小学文化。1970年6月参加邮电工作,30年一直奋战在峨山通信建设的最前沿,1985年荣获全国邮电部劳模称号, 2000年7月内退。

吴开甲

我是电信公司里最普通的一名老线务员。我文化水平低,不会做大事,我就认定把领导安排我的工作做好,对得起这份工作,让领导放心。

1970年我参加工作,一直到2000年内退,三十年里,我的工作就是线路维护,可以说数三十年如一日,我没有任何抱怨,有多大力,就全力做多大的事。三十年来,我一直负责峨山塔甸至富良棚、富良棚至大龙潭间的农话中继线和全乡的电话用户线维护工作。富良棚乡位于峨山县城西61公里,是一个彝族山区乡,东接甸中镇、岔河乡,东南邻塔甸镇、亚尼,北接大龙潭乡。全乡土地总面积249.87平方公里。那里山高坡陡、箐深谷狭,区内最高的山峰在海拔2300米以上,我负责的线路全部在山区,最远的杆路离邮电所有50公里,三分之一的地方不通公路。可以说,这里是举足山拦路、出门就爬坡。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电话业务主要以保障党、政、军通信为主,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我负责的电线杆都是木杆,山雨多,时间长了木杆腐朽了就会歪斜、倾倒,电话线还经常被风吹折的树枝压断。所以当时线路障碍发生频率高,而且查修难度大,遇到风雨天,哪儿的树枝刮断了搭到线条上,都会造成短路。出现了障碍,命令如山倒,不管自然条件如何恶劣,无论白天晚上,都得去排除故障。我那时出门都是步行,有时出去一趟就是几天,沿着杆路查修,直到通信恢复才能回家。半年、二三个月回家一次是常有的事情,一年有12天的探亲假期,我就到家里栽秧的时候再回去,帮着做点家事。在山上,我就住在仅有七八个平方米的瓦房里,里面只够放一个总机、一些简单的材料外加一张小木床,做饭都在外面,饿一餐饱一餐的。正常情况下,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平均每天要走山路15公里以上,砍草、挖坑、栽电杆、自己架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的好伙伴

在这条维护线路上,有一个叫“猴子戏台”的危险地带,那里道路崎岖,浮石乱滚,村民路过都要先观察,听响声,确定没有滚石后,才敢通过。这段线路原先是由两个人来维护的,后因一些原因,人员调走了,我就接下了这段“烂摊子”。我说自己做事情要有样子,一定要改变这段线路的面貌,不能老让这段线路成为障碍的多发地。在这种山高路陡的山上,搬运器材上山是个大问题,即使出了钱,当地人也没人愿意搬运,再说,当时局里也困难,没有这份开支。不能坐以待毙啊!愚公移山我是知道的,我就学习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次又一次,一点点地把器材背到杆路上。仅整治石板方向的线路,我就自己就运送了600多公斤的器材,及时有效地满足了工作要求。1984年以前,这段线路经常发生电杆被砍,拉线被剪,隔电子被打坏,通信质量得不到保障,光1980年一年的障碍历时达43905分钟。我接手后,一边整治,一边宣传,发生损坏,及时调查,积极处理,抓住典型,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动员护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人为的损坏事故少了,有的老百姓看到杆子就主动把它扶正;看见线断了就到邮电所或见到我就告诉一声。

为了这段路的正常通信,刚接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吃住在野外,自己做饭,出门巡山了就带着干粮,翻山越岭,不怕苦、不怕累,更换了166棵电杆、28棵帮桩、71条木担、479只隔电子,重焊148个接头,重做55条拉线,砍树草367档,重扎线717条,重调垂度317档,换线4对公里(8000米),换弯、直脚526只,当年就实现中继线路障碍历时仅有19分种,大大改变了原来的通信状态。

我工作的这三十年间,通信工具由最初的“摇把子电话”,到程控电话、移动基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当年我维护过的线路现绝大部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当年我开辟出来的那些毛路现在已经无人路过,以后的年轻人可能都不会知道当年我们这些线务员在这座大山上曾经日晒雨淋的工作过,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过,想起以前的日子,我感觉很充实,很满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