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电影频道的组织带领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之孙朱和平将军,连同电影人佟大为、关悦团队一行,出现在了有“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的四川省仪陇县。

仪陇县是传统农业经济县,也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猪蚕商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等,更是朱德元帅的老家,是著名的川陕革命老根据地。

作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仪陇县却因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等原因被划归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国家秦巴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数较多。

在贫困面前,仪陇人民没有低头。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仪陇县在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并在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并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

迄今为止,仪陇县已完成行政村电网改造,解决了数万农户危房及居住困难的问题,并对贫困学生进行“免、补、奖、贷”等方式的教育支持和学费减免。今年7月31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仪陇县已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1

朱德之孙朱和平现身仪陇

带领佟大为、关悦深入探访特色产业

在朱和平将军的带领陪同下,佟大为、关悦一行来到了拥有厚重历史底蕴的“红军街”。

红军街长约500余米,建筑岁月以清代为主,材质以木结构居多,设计严谨,工艺精细。一到街上,佟大为就被街边五花八门的各类特色产品吸引住了,忙不迭地一一进行赏鉴品尝。

“这个真的太好吃了”,在分别尝试了仪陇特色腊肉、“爱媛38号”和锅盔凉粉后,佟大为夫妇不由赞叹连连。

朱和平将军介绍道,仪陇特色腊肉、香肠均是将贫困户养的猪集合在一起,再统一进行深加工的产物,不仅能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短缺的问题,还能直接帮助他们增收,可谓一举两得。“这种腊肉我们家自己也会腌,后来到了中南海爷爷(朱德)、奶奶也会腌。”回忆起往事,朱和平将军十分动情。

除了仪陇腊肉、豆瓣酱、榨菜等特色产品,仪陇由“剪纸、篆刻、书法”构成的“三乡文化”也很有名气。

朱和平将军介绍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仪陇剪纸发生了开拓性的变革,走出了一条“剪纸与书艺、剪纸与藏书票、剪纸与民间烫面”相结合的新途径,具有“精中有细,细中有粗”的丰满精巧的独特风格。

好奇的佟大为夫妇在朱和平将军的推荐下,尝试剪出了两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你们能来我们非常感动,仪陇县欢迎你们,这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剪纸。”自称看电影频道是其最爱的剪纸铺老板满腔热忱,将一幅名为“星光行动”的剪纸画赠予电影频道,并同时赠送给佟大为夫妇一张精美的剪纸。

仪陇县人民的热情和真挚令人感动,在脱贫攻坚路上,他们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政府的帮助下,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生产优势和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养蚕业、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等产业,自主脱贫致富。

其中,仪陇的养蚕业最早可追溯至3000年前,不仅家家户户都拥有丰富的养蚕经验,还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支柱产业,有20余个乡镇都在发展桑蚕产业,均采用无公害认证的土地和有机肥料,进行有机桑蚕的养殖,大约能带动数万民众脱贫致富。

优质的养殖环境和条件,让仪陇县被评为“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但伴随着城市化和农村空心化等现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外地,再加上国际国内桑蚕产业的价格冲击,让仪陇县的桑蚕产业发展进程一度停滞,形成了散户养殖,统一送至南充开发区的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加工、漂染制绸的现状。

在个体桑蚕养殖户家中参观完养蚕流程的佟大为夫妇,连同朱和平将军一起种植了桑树,并感叹仪陇县的劳动人民正如蚕一般,辛苦劳作,细心耕耘。“希望更多网友有意投资缫丝厂的可以尽快联系和行动起来,解决深度加工难等问题,打通产业链”。

拥有106年历史的四川省南充六合集团是当地的龙头桑蚕加工企业。据生产负责人王经理介绍,公司会将贫困户们培育的蚕蛹们统一收集,通过缫丝、制绸、印染等手段,将生丝转变为精美质优的丝绸产品。

“现在用仪陇这边原料生产的成衣已经成功打入了欧盟市场,也获得了不少好评。” 2

朱德精神深入人心

众人宣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提起仪陇的桑蚕业,离不开一位重要的人物。

“这棵是嘉陵桑,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是我爷爷朱德当年还在上中学时种的。”朱和平将军抚摸着朱德纪念馆前的嘉陵桑,眼睛有些湿润。

据朱和平将军介绍,爷爷朱德自小就立志想要改造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希望能尽己之力为老百姓谋幸福。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亲手将优秀的品种“嘉陵桑”从外地引进家乡种植,迄今为止尚有40多棵存活。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彪炳千秋。而坐落于仪陇县的朱德故居及屋侧的四方田、琳琅井、双柏树和嘉陵桑等,均是朱德当年生活、劳动和学习的见证。

“爷爷年轻时想要教育救国,体育救国,实业救国,后面发现,要人民当家做主了国家才能真正富足起来。”

提到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朱德,在1909年的春天,毅然决定离家投笔从戎,并写下了“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诗句,从此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这一段。不仅让曾经同朱德有过交流的、已85岁高龄的原仪陇县委书记十分激动,聆听历史的佟大为夫妇也深受感触。

朱和平表示,正如朱家正门神龛上横幅“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展现的,包括爷爷在内的朱氏一族一直以勤俭持家、艰苦朴素为家风,并作为家训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他提及,深念家乡人民的朱德1960年回仪陇考察时,曾实地查访民众生活情况,尽管年事已高,但他还是不顾辛苦地深入一线进行调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处处以普通劳动者自居。

仪陇县委书记陈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朱德是我国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巨星,他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朱德身上我觉得最珍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他不仅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和智慧,而且还在真理面前坚持实事求是,曾经深入农村、工厂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亲自动手写调研报告,提出很多真知灼见。这也是我们扶贫干部应当学习的朱德精神。”

“从小我们都是听朱德的故事长大的,他的精神一直引领我们成长,鼓励我们奋进。这次精准扶贫持续了四年多,我们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地投入进去,前段时间国务院扶贫办来验收,我们仪陇提交的结果很不错。作为扶贫干部,我们一定要把脱贫攻坚这件事情做好,要做扬眉吐气的朱德故里人。”陈科说。

佟大为、关悦夫妇听完陈科书记的讲述,积极表示,自愿成为宣传仪陇红色文化的“红色宣传员”,“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希望能为仪陇未来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尽一份力。”

最后,朱和平将军、电影频道“星光行动——脱贫攻坚战”成员、佟大为、关悦及仪陇当地的扶贫干部和民众在朱德纪念馆前的大理石碑下庄严宣誓。

佟大为领誓,大家共同宣誓:将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用朱德总司令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同步小康。

“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公益项目接下来还会有多位电影人深入贫困地区,实地考察了解贫困情况,策划整合扶贫方案,以期贡献扶贫力量。《中国电影报道》将持续带来报道。

活动全程由京东独家冠名播出,并提供扶贫电商平台支持。活动全程由华为手环B5特约赞助播出。

作者、编辑:娜塔莉·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