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不算多,比较著名的有林总、徐向前、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张宗逊、宋时轮等等。

另外,还有一位开国少将,叫张开荆,也是毕业于黄埔六期。

相比上面那些元帅、大将、上将,张开荆的军衔不算高,名气也不算大,但他的革命经历却绝对精彩,极具传奇色彩。

张开荆1905年生于江西吉水,20岁那年就干了一件轰动江西的大事儿。

当时,吉水县的教育局长由大豪绅宋雪庄、郭金声担任,两个人没把心思放在教育上,而是靠着这个位置捞取油水、巧取豪夺。据记载,两个人建个学校就把教育局五年的拨款花了个一干二净,县里几个学校的后勤也全都由其亲属把持,真是坑了一县学生,富了一家人。

终于有一天,这两个人被一百多个学生五花大绑,游街示众,一路上,二人被唾沫喷了一脸,耳光也不知被甩了多少个。

宋雪庄、郭金声毕竟势大水深,花巨资让警察局查处,结果一查,这件事的主谋就是张开荆,立刻展开通缉。张开荆只好跑到广州,投考了黄埔军校。

张开荆在军校时成绩非常突出,蒋介石也非常看好他,就经常找他谈话,想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但张开荆早就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对蒋介石也是不冷不热。

蒋介石见软的不行,就来了硬的,把他打入了大牢,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而且立刻就能得到荣华富贵。

张开荆在监狱里呆了三年多,始终不松口,终于在一个大雨之夜,被地下党特工救了出来,秘密送去了红军的队伍。

长征开始后,张开荆由于在战斗中受了伤,被留了下来,率领游击队继续在苏区战斗。起初,张开荆手下共有100多人,但在国民党军的残酷围剿之下,他的身边只剩下了8个人。尽管如此,张开荆仍然没有投降,继续带着这8个人在汀瑞边区的岭背山一带与敌人“捉迷藏”,打游击。

由于没有通信联系,也没有物资补给,又怕老百姓受牵连,不敢与他们接触,他们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最困难的时候,9个人只有一条裤子,轮流穿,谁去找食物就谁穿。

直到两年后,张开荆与另外一支游击队相遇,情况才得到了改善,队伍也开始不断地壮大。张开荆晚年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感慨地说:“那段时间大家都快饿死了,冻死了,被敌人困死了,但几个人没有一个逃的,最后都活下来了,确实是一个奇迹!”

1940年4月,张开荆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参谋长,突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干掉盘踞在常熟一带的汉奸队伍——“忠义救国军”。

“忠义救国军”的头儿叫赵北,手下大约有3个团3000人的兵力。为了保险起见,张开荆一边组织部队整训备战,一边带领300名老兵化装潜入常熟,摸清敌人的情况。

可没想到,他们刚进城,就被敌人的探子发现了,赵北感觉新四军只来了300人,不足挂齿,便带着一个团加一个加强营共1500人包围了常熟,形势非常危急。

张开荆很快将人员收拢,撤往郊区,可敌人已经将后退的道路封死,只能硬冲。就在这时,张开荆发现前方有一座小桥,不到10米长,后面就是深沟芦苇荡,张开荆灵机一动,立即派25个人展开队形,守住桥头,并让人放出新四军一个参谋长在这里的消息。

赵北得到消息后,十分兴奋,下令一定要活捉新四军的参谋长。不过,这个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再加上他想抓活的,从中午攻到天黑也没有攻下来,最后,这1500人还被我军全部击溃,这是咋回事儿呢?

原来,张开荆派25个人守住桥头,然后剩下的人全部迂回到敌人身后,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结果,敌人被打得溃不成军,全部举手投降。

张开荆连夜做被俘人员的思想工作,结果,当晚就有五六百人愿意跟着新四军。

第二天,张开荆就带着这支队伍,向剩下的敌人发起进攻,不到半天,赵北剩下的队伍就逃得逃,降的降,“忠义救国军”被彻底消灭,张开荆的大名也传遍常熟。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