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斗导航概念模型

近期,有消息指出在下个月中国将发生一件大事,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已经运抵发射场,专家预计该卫星将于下月发射,对此世界目光突然转向东方,有专家指出:如果第55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美国一项太空优势彻底丧失,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将可以全面取代美国GPS系统,彻底打破美国太空霸权,中国网友对此欢呼雀跃:终于等到这一天。

图为北斗卫星CG图

现代军事对抗中,对地形位置的实时数据交换十分重要,并且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军事对抗的走向,一直以来,美国依靠自己在卫星定位系统上的垄断地位,在背地里经常干涉别国对GPS系统的使用,比如以“战争风险”之类的理由,刻意降低卫星的定位精度,影响GPS的使用,甚至直接关闭卫星信号,虽然这些行为招来了用户的不满,但是在美国的垄断地位面前,所有人都只能忍气吞声,还是只能接着冒着风险继续使用GPS。

除此之外,由于开发年代的限制,GPS的定位精度也已经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潮流,虽然美军自用的GPS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的分辨率,但是在对别国开放的权限内,以及民用领域哪怕是美国国内的用户也根本不可能享受到这种级别的服务,只能采用常规的民用标准,仅仅只有米级乃至十米级别的分辨率,定位能力不足,这无论是对智能无人系统还是交通建设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图为北斗导航概念展示模型

为了打破美国的垄断局面,多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都打算开发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而当初最热门的格洛纳斯与伽利略两套系统以及北斗被放到了前台,其中,格洛纳斯只覆盖了部分地区,完全没能达到当初全球组网的目的,而伽利略系统则彻底沦为了一个用来炒作的噱头,几乎没了下文,反倒是当初被众多人唱衰的北斗系统,距离完成全球组网的工作只剩一步之遥。

在拥有了北斗系统之后,哪怕美国关闭GPS信号,北斗也能持续提供导航数据,不会受到太严重的影响,在某一次演习当中,参演的部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告知丢失GPS信号,此次演习最终仅仅只对同时使用北斗导航的部队造成了8%的影响,而这种情况对于并不需要极高数据通讯流的民用系统造成的影响则只可能更低。

图为民用北斗导航系统终端

目前,中国全部的卫星定位产品都会尽可能在出厂时都兼容北斗与GPS两套系统,在GPS失去信号时,北斗系统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以比GPS更高的精度继续提供定位,再加上北斗在各大卫星定位系统当中独一无二的短报文通信与授时功能,北斗系统的用户体验只可能高于GP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