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将在意大利再度如期展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作为当代艺术标杆式的角色,本届双年展吸引了八十多个国家参与到这场视觉狂欢中,探索当下关于艺术、商业、政治等等多个领域的话题。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担任,中国国家馆参展艺术家分别是:陈琦、费俊、何翔宇、耿雪。据吴洪亮介绍,本次中国国家馆的主题为“Re-睿”,试图强化从“Re”到“睿”的概念,这也是当代艺术思考的一种方式。吴洪亮说:“‘Re’是西方多种语言词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有‘回、向后’之意,给后缀的词汇构成一个往前回溯的动势。中文里有一个相似读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面对今天的新问题,回眺或许才能获得由‘Re’及‘睿’的洞察。通过作品回溯文明的共识、生活的日常与人自身感知的呈现,重新审视那些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经验,又能给当下这个‘有趣的时代’以何种启发。”

而在主展览部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共有六名中国艺术家入围了该名单,分别是:刘韡、娜布其、孙原&彭禹、尹秀珍和于吉。下面我们就这几位艺术家,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有何特色?为什么会被选入?

刘韡

▲刘韡

刘韡于197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96 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回到北京,在《北京青年报》做过编辑,加入过90年代活跃的“后感性”艺术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邱志杰、杨福东、孙原、彭禹等如今也都成了重要的当代艺术家。

刘韡说他1996年毕业后才真正开始做艺术。从1996年到1998年,他经历了研究生阶段的转型,在此期间他所创作的以理想主义油画为主。1998年,他开始了装置、影像的创作,他把这期间的作品描述为冲动和直觉。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在那里他从绘画转向了其他媒体的实验。

2004年刘韡开始了职业艺术家的旅程。2005年是其人生以及艺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的首次个展在四合苑艺术空间开幕,并首次参加了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内外许多藏家开始收藏他的作品。目前刘韡工作和生活在北京,此次他受邀参加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作品Microworld(《微观世界》)(2018年)将同时呈现于威尼斯绿园城堡中心展馆和军械库两个场馆。

▲刘韡《微观世界》

刘韡多以具有尖锐社会讽刺意味和醒目视觉形象的大型装置闻名,其作品包含环境退化、充满权利和政治色彩的历史、诱惑和憎恶并存的当代城市生活作品等主题,记录着文化焦虑心境下对感情过剩、堕落和侵略的反思。他特别注重探讨艺术视觉样式与观者参与间的互动性,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审视身处的社会。

刘韡的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他的创作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长期的“狗咬胶”系列装置作品、“丛林”系列帆布装置作品、“书城”系列书装置作品及近期的纪念碑式大型绘画《东方No.5》代表了刘韡美学中的多样性:与城市息息相关的、激进的混乱,以及与抽象历史积极进行沟通的、平静的绚丽。

娜布其

▲娜布其

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虽然主修雕塑,但从读研一年级开始娜布其尝试的媒介却是通过大量的素描、架上绘画、影像等形式创作。她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旨在放下对雕塑的固有认识,希望去重新定义雕塑,或者说她想为自己的雕塑创作注入全新的个人经验。2016年她获得三亚华宇青年艺术奖提名。

娜布其的作品从对物体的关注开始,延伸至物体和身体的关系以及人在不同空间,环境中感知的不同。其作品中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及探索从未脱离与人自身的关系。在其早期以睫毛、躯干等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中,身体以一种局部的、实体的形态显现,而后在艺术家对“物”进行探讨的作品,如《空间外的风景》系列中,身体已不再作为被塑造的视觉元素出现,而是化身为观看的体验,与独立存在的物体形成一种环绕、注视的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在某种程度上依旧存留于此次展览的作品之中,但身体此时则更多以一种不在场的形式被涵纳至雕塑所指涉的与人群存在必然联系的特定公共空间的概念之中。

▲娜布其《空间外的风景No.16》

娜布其曾说:“从《空间外的风景No.16》(2017)开始,我就希望通过做组合的方式让雕塑呈现一种在空间里面把人给包围进去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观众行走其间的时候,他不是在绕圈观看作品,而是作品的很多不同部分将观者包围。作品这样组合在一起,有点儿像构成了一个场域,也蕴含着叙事性,但这种叙事性是抽象的。它不一定有任何具体指向,或者讲述任何故事,而是更倾向于提供一种情节式的感受。观众在作品里穿行,这些小的场景就被串联起来,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

总得来说,娜布其作品体现了她本人气质敏感,专注,冷静,直觉强的显著特点。同时她执迷于雕塑语言的研究和思考,对形式的敏感直接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她可以说是试图拓展感受与形式语言的一个非常鲜明特质的青年艺术家。

孙原 & 彭禹

▲孙原与彭禹

孙原,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彭禹,1974年出生于黑龙江,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两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70年代后出生的最重要艺术家组合。早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孙原和彭禹二人就已相识,自 90 年代后期开始合作。

早期他们的作品在感官上给观众带来直接而强烈的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用的材料包括真实的人体脂肪,动物标本,甚至婴儿的尸体。他们的作品像一把锋利的剑,戳开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直达观者内心,作品同时也混杂着欲望的冲动,表现形式颠覆传统。他们的作品议题极具冲突感,包括移民生态、整容手术、恐怖主义等,鼓励观众以批判的目光审视并思考周围的世界。

同时他们也十分注重作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让观众于现场获得生活经验之外的感受,如被普遍评价为是他们最好作品的《自由》(2009),就将黑色的高压水枪封闭在巨大的铁板中,在压力的作用下间歇性地肆意喷射。这个作品同时也可以视作他们创作思路的解读,由于不强调外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延续性,他们的作品很难找到一以贯之的线索,而追求自由正是他们不断创作的动力。

近些年他们的艺术创作则开始转变,无论是创作媒介还是创作材料上都跨越了边界,在他们创造的场景中实现所关注的议题。对比以往作品,表面上这些作品更温和了,没有了刺激感官的尸体标本,没有了噪音和视觉冲击力,他们更注重作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在精神内核的冲击上超越了他们早期的艺术创作。

他们曾经赢得2001年中国当代艺术奖,并且代表中国参加了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两人共同参加的展览还包括: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对伤害的迷恋》(2000年),第5届里昂双年展(2000年)和上海东廊《不合作方式》(2000年),第5届韩国光州双年展(2004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以及第4届利物浦双年展(2006年)等。他们的作品广泛地被国际和国内的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其中包括英国萨奇收藏的《老人院》。

尹秀珍

▲尹秀珍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她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实验艺术家之一,曾于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展作品。她的作品以装置为主,探索全球化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尹秀珍便以活跃的姿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多个重要节点性展览及事件中,作品广泛展出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及艺术机构。2014年,费顿出版社著名的《当代艺术家》系列丛书为尹秀珍出版专著,这也是继草间弥生之后,第二位入选的亚洲女性艺术家。

▲尹秀珍《衣箱》

尹秀珍善于以日常之物作为创作载体,通过将旧服装、布料、行李箱等寻常之物转换为装置作品来表达她在高速运转社会中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思。比如她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装置作品《衣箱》(1994)、《树琴》以及摄影作品《酥油鞋》(1996),均以日常服饰作为基础材料,因为在她看来,服饰的颜色、材质和形态,本身就象征和代表了某个时代,它也像无声的语言代表了主人的品位、身份甚至经历。除此外,对于个人真实经历以及知识的重视,也是尹秀珍创作重要特色。她将个人的经历和记忆、时代的印痕,结合具体环境展开创作,以此形成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1995年,美国生态女性主义艺术家贝特西·达蒙(Betsy Damon)在成都组织的一场名为“水的守护者”的公共艺术活动的一部分,尹秀珍创作了《洗河》,这是一件表演作品,包括10立方米的冰冻河水,她邀请公众去洗,直到它们融化。这些装置旨在唤起人们对全球后现代化时代中国社会与自然之间冲突关系的认识。

▲尹秀珍1995年行为艺术《洗河》

这些艺术作品除了呈现尹秀珍对于日常生活种种现象的思考外,也暗含了艺术家作为女性,对于自身理想的坚持和不断变异社会之间的冲突:她的作品是在最隐私、最缜密、最纤细与最公开、最粗糙、最粗暴的物料之间的固有冲突所产生及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女性记忆欲望有关联的私人物件:衣服、鞋子、家具、照片,与被拆毁建筑的残余物、水泥瓦砾对峙。在折叠与开展、凝结与溶化的静默名声中,年轻女性的梦想世界与急剧变异社会之间的交战发生。其中有着一种精神分裂的特质。对活在每日发现物质改善的喜悦,又缅怀失去了安宁、感性、简朴生活的一代人来说,这种状态普遍存在。理想主义在今日已经不再可能。现实急速旋转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于吉

▲于吉

于吉1985出生于上海,2011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和维也纳。她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亦涉及行为及影像。于吉近阶段的很多创作由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开,介入田野考察以及身体性干预。

于吉的作品曾在多个艺术机构展出,包括巴黎东京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2016年她曾受邀参加第十一届光州双年展以及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7年入围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是一位非常具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

雕塑是于吉创作的主导,作品充满力量和神秘感。在她的作品“小人物”和“石肉”系列中,于吉用水泥和铁塑造了身体的局部。这些造像的不完整性削弱了具体形象本身的存在,继而突显出材料本身的粗粝又光洁的矛盾属性,也打造了它与理想化的形体之间的张力。

▲于吉《石头-零件#3》

于吉说:“我的很多作品都在探讨时间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劳动过程。我一直选择以一种重复地,循续地,安静的,修炼式的方法进行创作,本身是一种我对自然的思考。唐代的张璪有一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尝试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记录自然的艺术,研究自然物象如何转变为艺术形象。

作为艺术创作的另一分支,于吉2008年在上海参与创立上午艺术空间,这也是目前上海少有的活跃的非盈利实验艺术场。该空间作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和实现创作的物质媒介,通过项目的执行来探讨公共空间、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常驻项目、支持年轻策展人的项目、展览、论坛和研讨会,为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多媒体)提供展览和交流平台,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和实验艺术表演。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艺术市场通讯》,版权归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转载合作请联系编辑(微信:ccy-1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