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缕炊烟飘着飘着,就与眼前的城市离散了,而一同流逝的还有那段将儿时炊烟的味道,承载于橄榄警营的十多载青春岁月。当我怀揣着军人特有的淬炼转业回归家乡,脚步随着不知何时悄然沉淀在心底的一缕乡愁释放,让又一个十多载的炊烟留痕,穿越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间况味,刻印出如今现代都市——呼和浩特上空的一道古老圣灵的图腾,如磅礴写意处的骏马疾驰,又似洁白哈达轻扬出的娟娟细流,悠然成青山黑水之间的一道塞北风情,讲述着德胜街上的一段古朴往事,定格了二十三号院的一曲如歌芳华。

网络配图

有人说,炊烟是乡村不老的魂,我倒觉得炊烟应是70 、80后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的,某一座值得用一生去眷守的城市或乡野间的最美烟火。回想年少时的居家小院,在旧城众多鳞次栉比的青灰色筒瓦、橙红色片瓦覆盖的屋顶群中,将一溜排子房独有的“两出水”、人字型屋顶自东向西延展排开,而小院仅有的五户人家,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烟囱就像一队昂首挺立的士兵般,整齐划一地矗立在风雨无阻、四季皆燃的青城屋脊上,守护着一方浸润了我整个童年时光的阖家的暖。于是,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时而青黄时而乳白的炊烟从高低错落、或方或圆的烟囱里悠悠而起、袅袅盘旋,带着一份搁锅面、大烩菜、莜面窝窝的醇浓余香,忽左忽右地飘散成丝丝缕缕、层层团团的婆娑云裳披洒在父亲外出劳作的瘦削背影,和母亲缝补洗涮的含笑脸庞上。

网络配图

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在有炊烟的夏日黄昏,早早的把饭囫囵吞进肚里后,便登着梯子爬上屋顶,坐看烟囱里冒出来一缕缕烟起烟落的调皮,有的扶摇跃上天空融化成西天的霞云几许,有的回转腾挪在屋群房檐间蜿蜒成了一首动感的诗行。不多会儿,随着暮色渐浓、炊烟如纱,小院渐渐地笼罩进了一份久违的温馨与和谐之中,仿佛是商量好了,隔壁王奶奶养的芦花老母鸡“咯咯咯”地召唤着满院子撒欢乱跑的五六只毛茸茸的鸡雏,踱着方步往那小院一角的窝棚走去。不知谁家的一只小黄狗悄不声的溜进院子,自顾自地低着小脑袋,左拐右绕的一路嗅着就到了我家的灶台旁,兴许是没有找到啥满意的吃食,猛地一转身便又溜之大吉了。不远处的一群麻雀,不时地起落在窗台、屋脊和烟囱沿儿上,迎着夕阳斜晖抖动着深褐色的翅羽,他们一定是寻着炊烟吹起的饭香而来的吧,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此时此刻,不光是小院,整个街衢和城市都渐次淡静下来,显得那么沉稳而安详。

网络配图

在我眼里,从小到大,炊烟就是神奇的,它是儿时伴着母亲呼唤的环绕、飘逸在街头巷尾的饭菜的暖香;它是随意、自如的在土默川大地上犹如父亲手中的画笔一样泼墨挥毫的张扬;它是家家户户黑炭煤球和劈材燃烧后的火之精灵历练在炉灶与烟囱的洗礼中化成一缕乡情婀娜升华;它更是一道看似轻灵、实则深沉的扎根于家乡这片热土的风景,让不论漂泊异乡多久的游子始终魂牵梦萦。而今,在喧嚣的都市里,除了广厦楼宇、霓虹高架,再也看不到炊烟的只影了,炊烟永远的潜藏成了过往岁月里的一缕追忆、一份牵挂,一抹挥之不去的乡音流韵。只不过无论你走到哪里、身在何处,那份从往昔的炊烟依依到今天的繁华烂漫的生命轨迹,于心于情、于世于生,皆让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与美好梦想,凝聚成足以慰藉灵魂的璀璨烟火愈发得瑰丽绽放。

不变的炊烟,永远燃在家的方向;不变的炊烟,永远是根扯不断的情丝红线,一头连着你我,一头连着故土家园;不变的炊烟,永远是那交错着北国丝路、相融着塞外华章的亘古沉香。

作者简介:

杨鹏杰,70后。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赛罕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城党风廉政》副主编,兼任环球出版社编审,呼和浩特市纪检系统核心网评员。至今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文学》《小小说大世界》《散文时代》《青春美文》《大公报》《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北京晚报》《今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多篇作品获奖;散文《兄弟情》《年味》入选《青少年智慧主题阅读》丛书之《流年》卷,《童年的小巷》入选《书香文第》系列丛书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