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收到社区发来的养老保险认证通知的微信

反映养老保险认证,老人要举报纸拍照

2008年,郑州市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却让一些老人有了烦恼。

郑州市民李女士说,她母亲88岁高龄,符合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的条件,但每年去社区代母亲认证时,她总觉得有点别扭。

“前几天,社区发微信通知,本月20日到25日,是养老保险认证时间。”李女士称,通知中说,老人能到社区的,尽量让本人到社区签字、按手印,若实在行动不便,需拍一张手拿当天报纸举在胸前的照片传给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这么做,是怕有人冒领,我能理解,但举报纸拍照的方式对老人太不尊重了,我妈觉得像罪犯在拍照一样。”

李女士说,之前她曾与社区沟通过,老人行动不便,希望工作人员能上门核实。不过,对方以“人手不够”为由拒绝了。

据小编邱嵩松了解,公安部已专门出台了一项规定,对“公民生存(健在)、死亡证明”等18类证明材料不再出具。如果是骗取补助金,属于涉及违法的事情,自然有法律制裁。

但小编认为,这就是懒政,再不够,一天跑几十家也跑的完,把本该自己完成的核实工作让领保险者自己完成,一是太懒惰了,二是对被保险人的歧视甚至侮辱。

而且,这种方法能真正起到多少作用?我们从人性最恶的角度去考虑,假如每天都这样来识别,那部分少数人,能不能提前拍好大量照片,然后PS一下,做成假图,来实施骗保?假如这种情况发生,社区人员就真的一点责任也没有了?

如果社区的工作人员看到此文,会不会想到,别拍照了,我们来视频一下吧。

其实视频也可以造假,技术难度稍微高些罢了,自己不会,去万能的某宝,总会有各种服务,贴心便宜还技术到位。

所以必要的上门慰问是必须的,每年抽一些时间,在节日前后,以慰问的名义送点对联,小礼品什么的,以看望老人的名义来核实被保险人是否生存,既完成的工作,又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既然拿了这份工资,就该把事儿给做漂亮,如果真的真的真的,人手不够,可以向上级请示请求临时增加,招募志愿者,或者找本地的网站、协会做一些公益合作活动,事儿既办的漂亮,又能调动发展社会的爱心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只是怕麻烦,便不要怕被网友骂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