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师晚上10点催作业被举报,是老师太过分,还是家长太矫情

有人把孩子的教育比作一棵大树,家长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干,学校教育是枝,社会教育是叶,孩子就是果实。要想果实长得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早些年教育部门提出了家校共育的观点,就希望家庭与学校能够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应形成合力,但有时两者也会互相掣肘,合力反而变成了阻力。

老师晚上10点催作业被举报

2020年3月28日,在上网课期间,南阳市一名初中学生,由于没有按时提交作业被一名英语老师晚上10点通过钉钉学习平台打电话催作业,这名学生的家长非常生气。

据网传截图看,老师在当日晚上不到9点半的时候曾微信联系过该学生家长,却被家长拉黑。

这名家长在拉黑老师后,认为在被安排的课表中并没有设置"网上需要接打电话"这一课程,就以"严重扰民"为由向南阳市地方政府举报了该英语老师。

家长举报后不久,当地县委正式做出回应,他们回复中提到老师的做法虽然是良苦用心,是对工作负责的体现,但随意拖延教学时间,加大学生课业负担,与教育局文件精神相悖,要求老师严格控制上网学习时间,切实减轻师生家长负担。

此外,回复文件中还说:以后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欢迎网友直接向教育局举报。(以上信息来自山西晚报)

针对此事,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支持老师,认为遇到这么负责的老师,学生应该感到三生有幸,是家长太矫情了。

也有人支持家长,认为老师不能紧盯着孩子的学习,还要考虑孩子的成长,这么晚了还催促孩子写作业,有点过分了。

这让我想起我家孩子的一名老师,上周六的下午还给孩子们布置了几道题,这当然不在课堂表的安排之内,但我心存感激。

周一到周五,老师已经按照课程表完成了教学任务,周末原本是老师休息的时间,心里却想着学生们,这不等同于加班吗?

诚然,这或多或少会给家长们带来一些不便,但老师的做法不是为孩子好吗?这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家长又有何怨言呢?

老师与父母原本应该统一战线,可为什么总会发生矛盾呢?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信任问题

著名特级校长李镇西曾说过:“教育最大的阻力来自家长的不信任!”如果家长不信任老师,就会对老师教育子女的做法不满,甚至会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这就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学生也会不信任老师。

古语云:“亲其师,才会信其教;信其师,才会爱其教。”信任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没有了信任,老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是徒劳的。

二是沟通问题

老师有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家长有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两者有时会发生冲突,如双方能很好地沟通,就会减少很多矛盾。但现在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似乎都很忙,没有太多的交流时间,这也导致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这名英语老师催促孩子作业,是因为孩子已经多次没有哦交作业了,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虽然选择的时间不合适,但不因就此完全否定老师吧?有网友问道:“是不是家长在晚上10点给老师打电话,也算扰民呢?”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要理解有时人的行为与内心真实想法是相悖的,就像我们为孩子好,有时会忍不住训斥孩子一样。

盘点为让孩子完成作业的十八般武艺

老师被家长举报是因学生没完成作业引起的,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当下孩子们上网课,该如何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

家长招数用尽却不灵

前两天,学校通知家长去领书,我遇到了几个家长,无不为孩子上网课、写作业的事情烦恼。有的家长采取暴力措施,单打+双打;有的家长采取严防死守政策,安装监控,将孩子的行为尽收眼底;也有的家长采取“威逼利诱”政策,好好学习,认真写作业,给金钱奖励。

可是不管哪些措施,在实施一段时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这是为什么呢?贝勃定律便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贝勃定律是指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就拿用金钱奖励孩子学习来说吧,第一次你给孩子10块钱,他心情很美,因为他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奖励,但第二次你还奖励他10块钱时,他就觉得很平常了,第三次你再奖励他10块钱,他甚至会埋怨你给得少了。

此外,经常用金钱奖励孩子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找了一些大学生做被试者,让这些大学生做智力难题,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所有被试都没有奖励。

第二个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在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可以得到1美元的报酬,但控制组的被试则没有报酬。

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欢这项活动程度的一项指标。

实验组的被试虽然在第二个阶段会很努力的去解题,但到了第三个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就很少了,这说明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程度在下降。

而控制组的被试则有更多的人愿意花休息的时间继续解题,这说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是增加的。

通过这个实验,德西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与内在报酬兼得的情况下,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倒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就变成了两者的差,这一规律被称为德西效应。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若提供奖励(外部报酬),反而会降低他的活动兴趣。

由此可见,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光靠家长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关键还得靠孩子自己啊!

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是关键

孩子不好好学,不认真写作业,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习惯不好,喜欢拖拉,或者太懒,不愿意动笔;一种是真学不进去,真不会写,学习成绩很差,老师讲的消化不了,干脆破罐子破摔。

我儿子属于第一种情况,他学习能力很强,但有时会犯懒,其实他很喜欢学习。前两天,他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我催促了几次,没有成效,他还和我顶嘴,“我就不学了。”

我二话不说,将孩子的所有上课用的课本、教育平板偷偷地锁在了柜子里,告诉孩子,“既然你不学了,我不为难你,我也可以安心地工作了。”

到了下午上网课的时间,孩子四处找他的书和教育平板,我不作声,直到下午快四点了,网课接近尾声了,孩子终于沉不住气了,主动开始和我沟通,我对他说:“要学就好好学,有一个学习的样子。”之后,他主动补齐了那天落下的课。

我不是和孩子较真,我是想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说不学,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就不学好了,我知道孩子说的是气话,他心里是喜欢学习的。

但这种将军的方法绝对不可以用在符合第二种孩子身上,这种孩子需要的是鼓励,重新建立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家长要有耐心,要让孩子重回正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斥责、打骂,只会让他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认定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破罐子破摔到底。

网课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家长和孩子还是慢慢磨合吧,任重道远,教育孩子不是容易的事,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