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夸克是已知人类发现的最小基本粒子。其实夸克分四种,这四种构成了质子和电子等其它粒子。那么还有没有比夸克更小的粒子呢?

其实夸克也是有质量和能量的,质量来自于希格斯粒子,能量来自于能量子。 所以,夸克也是由希格斯粒子和能量子组成的,所以,希格斯粒子和能量子比夸克还小,但是它们还算不算是基本粒子呢?

基本粒子是一种术语,一般指人们认知的构成物质的最小或最基本的单位。即是在不改变物质属性的前提下拥有不可分割的物质最小单位。它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且并不会因为小而断定它不是某种物质。

但在夸克理论提出后,人们认识到基本粒子也有复杂的结构,加上现代科学对各种能量场的认识,现在物理学中已经不适用“基本粒子”这个词汇了。

有人认为粒子实际上是依赖宇宙空间的环境而存在。就像鱼主要依靠水而出生,并始终保持稳定生存。 在目前的宇宙中的质子或中子已经是最小的真实粒子了。粒子周围的电子态只是粒子的物质波与宇宙空间场发生作用产生的有势叠加波,所以电子与之有很大的区别。

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夸克,属于更小的粒子,但离开实验室环境时夸克就会消失,所以他不是现在的宇宙环境中的最小或终极粒子。在更强能量的实验室中还会产生更小的粒子,他们只能存在能够产生他的环境中。 所以说,有人认为目前的终极粒子已经找到,就是质子或中子。

但肯定有人对此看法提出质疑,难道实验室或是人造科技就不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要忘了,我们都是宇宙时空命运的提线木偶!那么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来了,我们还能不能找到更小的基本粒子呢?

现代科学对微观粒子的研究和找寻主要依赖大型对撞机。粒子对撞机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积累并加速相继由前级加速器注入的两束粒子流,让它们到一定束流强度及一定能量时使其在相向运动状态下进行对撞,以产生足够高的相互作用反应率,破坏物质能量场,从而便于测量。

对撞机是测量高能粒子实验的仪器,目的就是要发现‘新物理-新粒子’,包括场能效粒子-超对称粒子-超额维度量子等。但是鉴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仍无法达到将物质无限分割的能力,所以要想利用其发现更小的基本粒子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光是发现了更小的粒子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必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为我们的各项需求服务才是实用主义哲学的精髓。但是人类真可以利用好皮米飞米级乃至更小级的物理吗?这比质子半径,光波长都要小n倍!如果更微观的物理不能被使用,为人类服务,则可以说人类的物理学就走到了尽头。

我们不难发现,级数越小的物理越难应用,面对新的更小级数的物理,我们就得思考如何了解和应用它,这就好比是一个问题的求解,明显,级数越小越难解好。

人类的物理能力很可能是有尽头的,因为宇宙万物都会终结,物理又何德何能万古长存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