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肩膀与骨盆的连线形成一个“X”,“拧麻花”的感觉更适合青少年或者是柔韧性较好的女士,多数灵活度较弱的男性球友,刻意追求会让自己紧上加紧,挥杆幅度变得更小,击球容易出现过多的手腕补偿动作,得不偿失。汤米的挥杆看起来虽不如跟他实力相当球员挥杆的那般强悍,但他的挥杆可对广大球友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被称之为“平民挥杆偶像”,另外汤米鹰抓式的握杆姿势也极具特色,值得探究↓。

受疫情影响,我们无法看到新王诞生,不过慢挥细赏却依然会为球迷朋友奉上高质量的挥杆解析。本期带来的就是让很多球友“意难平”的汤米·弗利特伍德的挥杆赏析。汤米原本在本田精英赛上有很大希望夺冠,但遗憾棋差一招位于第三。身为世界排名第10位的他,是世界排名前20位球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拿到美巡冠军的球员,可谓是好事多磨。

汤米的挥杆看起来虽不如跟他实力相当球员挥杆的那般强悍,但他的挥杆可对广大球友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被称之为“平民挥杆偶像”,另外汤米鹰抓式的握杆姿势也极具特色,值得探究↓。

(慢挥细赏-汤米·弗利特伍德)

笔记:

汤米在准备动作时有明显的驼背姿态,与广大球友的身体特点接近。球友出现站位驼背,大多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

起杆初期,汤米膝盖动作比较积极,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打开髋部,辅助骨盆增加转动空间,达到较大的上杆幅度,从而实现远距离击球。

(汤米起杆初期 )

并且汤米常常不收杆,对于胸椎旋转的要求会相对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实现更稳定的击球。

肩膀与骨盆的连线形成一个“X”,“拧麻花”的感觉更适合青少年或者是柔韧性较好的女士,多数灵活度较弱的男性球友,刻意追求会让自己紧上加紧,挥杆幅度变得更小,击球容易出现过多的手腕补偿动作,得不偿失。

身体灵活受限的男性球友,不妨可以参考汤米的挥杆,不刻意控制下盘,身体会更轻松、更自然。

让汤米高居世界前10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推杆,本赛季3码内的推杆成功率,排在美巡赛的第一位。

(3码内没有失手过的恐怖数据)

这得益于他与众不同的鹰爪式的握杆。

略粗的握把让左手手腕与握把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点。左手与右手的贴合形成第二个固定点,有了这两个固定点的存在,他的推杆极为的稳定。

(汤米极为稳定的握杆姿势)

右手虎口很好地钳住了球杆,右手食指的位置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球撞击杆面瞬间的反馈,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距离的控制 。

球友们如果觉得自己短推不尽如人意,握杆方式不稳,您可以适当地采取这种鹰爪式的握杆,或许它可以帮您很好地降低杆数。

相关文章